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是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为战国时君所重,倒是与儒家相异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力兼人”之“霸道”而被儒者视若虎狼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2)指出材料二中,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中,儒学为什么成为了文化革命的对象?对儒学思想的批判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儒家是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为战国时君所重,倒是与儒家相异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力兼人”之“霸道”而被儒者视若虎狼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儒家经学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成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中国文化生态发生质变……儒学被进一步妖魔化,成为封建文化的同义语,成为文化革命的对象,“打倒孔家店”是先进青年中最时兴的口号。——《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儒家“王道”思想和法家“霸道”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儒学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而法家思想却大行其道?(2)指出材料二中,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中,儒学为什么成为了文化革命的对象?对儒学思想的批判产生了什么影响?
2.单选题- (共6题)
3.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
4.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
C.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
5.
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
B.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
D.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
6.
(题文)明末淸初,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选出“六才子书”,即“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与上述吻合的有史记、杜甫、水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
B.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
C.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 |
D.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 |
7.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3.选择题- (共2题)
8.在“①熊猫②蜗牛③汽车④松树⑤绿藻”这五个研究对象中,只有{#blank#}1{#/blank#}不能生长,不需要营养,且对刺激没有反应;而{#blank#}2{#/blank#}可以利用自身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blank#}3{#/blank#}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获得营养,它不仅胎生、哺乳,且体温恒定。(填编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