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三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485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关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指出中国采取的应对方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简要分析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3)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认识有何不同。

2.单选题(共16题)

2.
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B. 贵族制与分封制
C. 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 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3.
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 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
B. 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 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4.
下列关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共性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主要行使立法职能
B. 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C. 代议制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D. 代议制表现形式多样
5.
近代时期,沿海地区是列强侵略重点。下列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宁波、淡水、天津、杭州 B. 宁波、杭州、淡水、天津
C. 杭州、宁波、淡水、天津 D. 宁波、天津、沙市、杭州
6.
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B. 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 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D. 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A. 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 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 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強大
D. 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8.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中国人民对太平天国运动肯定 B.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B.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D.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9.
“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以上史料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 1924年 B. 1931年
C. 1937年 D. 1945年
10.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11.
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 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C. 革命性质不同
D. 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12.
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 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阶级密切联系
B. 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C.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 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13.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14.
2009年9月23日,专题片《共铸辉煌》以大量珍贵的史料反映了人民政协在为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历程。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这主要说明
姓名
***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A.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国家
B.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C. 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D. 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16.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B.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C.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7.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A.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 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 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