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语言之于思想是必要的工具,正如骏马之于骑士,最好的马只适合于最好的骑士。已如上述,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语言,只适合最好的思想,然而,最好的思想只能来自天才和学识,所以最好的语言只适合于才识兼备的人。……我们记得,我们往往把俗语写诗的人称为诗人。
——但丁《论俗语》
材料二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终于使原始基督教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德文圣经先后被译成法语、英语、匈牙利语、芬兰语等多种民族语言。可以说,民族语言的圣经版本,完全粉碎了天主教会束缚圣经的这把“拉丁锁”——拉丁语。因此,民族语言在宗教领域的深入,是对天主教会传统权威的侵犯和否定。从此,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彻底丧失了对中欧、北欧和西欧的精神、文化的支配权。
——陈永麟《马丁·路德的圣经研究与翻译》
材料三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迁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但丁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三中胡适“首举义旗”指的是什么?并概括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三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相似主张?
(4)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语言革新在以上材料所反映的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语言之于思想是必要的工具,正如骏马之于骑士,最好的马只适合于最好的骑士。已如上述,既然如此,那么最好的语言,只适合最好的思想,然而,最好的思想只能来自天才和学识,所以最好的语言只适合于才识兼备的人。……我们记得,我们往往把俗语写诗的人称为诗人。
——但丁《论俗语》
材料二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终于使原始基督教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德文圣经先后被译成法语、英语、匈牙利语、芬兰语等多种民族语言。可以说,民族语言的圣经版本,完全粉碎了天主教会束缚圣经的这把“拉丁锁”——拉丁语。因此,民族语言在宗教领域的深入,是对天主教会传统权威的侵犯和否定。从此,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彻底丧失了对中欧、北欧和西欧的精神、文化的支配权。
——陈永麟《马丁·路德的圣经研究与翻译》
材料三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化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迁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但丁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三中胡适“首举义旗”指的是什么?并概括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三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相似主张?
(4)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语言革新在以上材料所反映的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2.单选题- (共13题)
2.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3.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属于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论祖国统一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发展是硬道理》《重新审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
4.
下图是 1985 年 9 月 23 日《时代》封面。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根据邓小平两侧不同的画面,对这期标题“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正确分析是( )


A.中国开始远离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B.中国摆脱了阶级斗争为中心道路 |
C.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苏联模式 |
5.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及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
B.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C.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D.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6.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对三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7.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中不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A.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以玉米充饥 |
B.荀子书房悬挂着隶书书写的“仁者,爱人” |
C.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安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
D.元朝时人们在瓦肆中观看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 |
8.
“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与上述时空观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是()
A.万有引力定律 | B.量子理论 | C.狭义相对论 | D.广义相对论 |
9.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
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
10.
19世纪后期有一种理论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认为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认为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这种理论是( )
A.经典力学 | B.相对论 |
C.马克思主义 | D.进化论 |
11.
下图是 19 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
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
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
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
12.
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主张对中国文化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 )
A.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
B.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 |
C.东西方化的碰撞与交融 |
D.传统文化与的西方文化的传播 |
13.
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效仿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A.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
B.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主义 |
C.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 |
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