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433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百年沧桑看上海
(洋务重镇)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而上海又是洋务运动的重镇。
(1)请你在下列材料中选取符合“上海:洋务运动的重镇”这一主题的史料(填写字母)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租界之内,三国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迄今为止,这种管理方式运转顺利。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
……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在我们自己的城市中,又有多少可以吹嘘做到了这些呢?我想没有
一一材料选自《帝国的回忆一一(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2)上海的租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请完成下列示意图。(s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对上海租界的描述?
2.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近代崛起)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屹立于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试说明17至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条件。
(战争之端)
材料二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
(联合之路)
材料三 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11》

(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历史启迪)
(4)综合材料二、三,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单选题(共12题)

3.
英国历史学家屈维廉指出:1688-1689年威廉入主英国“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D.责任制内阁形成
4.
下图中的“?”应填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再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侵华国家的不断增多B.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对外侵略特征
C.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不断深入D.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侵略要求
6.
邓小平说,“一国两制的方式,你不吃掉我,我不吃掉你”。这表明“一国两制”是指
A.大陆与台湾共同执政B.台湾与大陆政治平等
C.两种政治制度并存D.海峡两岸各自为政
7.
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A. 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B. 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 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D. 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8.
如表是历史上的部分经济要素变动表。这说明
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C.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D.经济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
9.
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A.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
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D.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10.
《人民日报》社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这种“新的社会组织”
A.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有效解决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D.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尝试
11.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
12.
如图反映的是辩论中的苏格拉底和战国时的稷下学宫,这种思想活跃的局面,其共同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民主制度的保障
D.社会变革的推动
13.
下列著作杂志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A.《资政新篇》
B.《民报》
C.《新青年》
D.《新学伪经考》
14.
中国古代史学发达,史籍浩瀚,但对史学本身进行理论总结的著作却不多见。以下作品中,属于后者的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史通》

3.选择题(共2题)

1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