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于欧美,平等自由的学说也是由欧美传进来的。但是中国革命党不主张争平等自由,主张争三民主义。三民主义能够实行,便有自由平等。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三讲》
材料二历史是按神权时期、君权时期、民权时期的次序进化的,现在神权、君权都是陈迹,到了民权时代,如果“我们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顺乎世界的潮流,非用民权不可”。从历史的进化来说,民权不是天生出来的,而是时势和潮流造出来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和欧美革命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防止欧美革命的弊端在中国出现,孙中山采取了何种方式?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采用民权制度的依据。结合辛亥革命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实践结果及其成因。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于欧美,平等自由的学说也是由欧美传进来的。但是中国革命党不主张争平等自由,主张争三民主义。三民主义能够实行,便有自由平等。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三讲》
材料二历史是按神权时期、君权时期、民权时期的次序进化的,现在神权、君权都是陈迹,到了民权时代,如果“我们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顺乎世界的潮流,非用民权不可”。从历史的进化来说,民权不是天生出来的,而是时势和潮流造出来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和欧美革命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防止欧美革命的弊端在中国出现,孙中山采取了何种方式?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采用民权制度的依据。结合辛亥革命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实践结果及其成因。
2.单选题- (共15题)
3.
《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
B.共和 |
C.平等 |
D.法制 |
4.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5.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 为中国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 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 为中国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 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6.
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距今(2018年)约3550—3850年,相当于古代的夏商时期。以下文物中与二里头文化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有
A.“交子” |
B.《清明上河图》 |
C.后母戊鼎 |
D.青花瓷 |
7.
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②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②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8.
1512年,路德获神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维登堡修道院副院长和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他利用大学的图书馆潜心研究《圣经》。终于在《圣经》里找到了灵魂得救的方法。这个方法是
A.信仰上帝 | B.研究宗教 | C.阅读圣经 | D.简化仪式 |
9.
巴黎伏尔泰纪念馆总是游人如梭。很多游人在瞻仰了这位伟人后还在留言簿上表达自己的敬意。下列留言中,不能体现伏尔泰的思想,属于张冠李戴的是
A.“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
B.“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
C.“你使人类懂得,自然赋予人类自由” |
D.“你所提出的三权分立主张,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
10.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
11.
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表明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休闲娱乐 | B.社会教化 | C.节庆祭祀 | D.艺术审美 |
12.
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
B.行书 |
C.楷书 |
D.草书 |
14.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到的体系,构成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天文历法)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是
A.世界领先 |
B.大一统 |
C.注重实验 |
D.实用性高 |
15.
有学者评价某段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认为“文艺淡化了社会实用的功利色彩,更加关注文艺的自身规律和创作技巧,出现了为文艺而文艺的文艺思潮,出现中国第一批专门探讨文艺问题的著述。”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魏晋南北朝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16.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说明康有为
A.成为中国近代宗教改革的领袖 |
B.使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
C.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小变法阻力 |
D.剩用西方思想把孔教打造成新的思想体系 |
17.
由《史记》及孔子的第51代孙所撰《孔氏祖庭广记》均可推断: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这已成定论。但据新近发掘出的汉代海昏侯墓葬中的一块屏风记载推算,孔子生于前566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可靠 |
B.史学研究要开放包容、重视新材料 |
C.历史记载都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
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