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41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材料二有美国人这样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

——刘福明《中国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对美国的影响,并以亚洲地区为例,说明其在“战后40余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3)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到处“寻敌”的原因。

2.单选题(共15题)

2.
《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
“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4.
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总统普京说:“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也有西方学者认为“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三者观点都很客观
B.革命难以塑造理性世界
C.俄国革命影响巨大
D.俄国历史地位争议较大
5.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两者都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B.两者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C.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
D.反映了新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6.
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前提下,以“民间、单向、间接、渐进”的方式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实现了真正停战
B.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
D.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
7.
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一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要在活动中实现合法化,仪式化。这些措施
A.提升了新生政权的国际影响力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强化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8.
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安排下,香港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进入解放区的有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新政协。这一行动的目的是
A.把握时机积极寻求香港回归
B.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C.恢复在港民主党派的组织工作
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9.
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为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A.贯彻“一国两制”
B.发挥经济特区作用
C.保证民族平等团结
D.保障民族高度自治
11.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

下列关于该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后
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
C.苏联仍处于守势地位
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
12.
近些年来,日本安倍内阁一直推进“战略性外交”、“俯瞰地球仪外交”,注重全球视野,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强化日欧合作、推动日美欧间的协调、拉拢东南亚的一系列战略动作引人注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下日本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政治话语权
C.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D.顺应全球化趋势,推动地区发展
13.
下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使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机构
词汇
1988年
1993年
百分变化
纽约时报
“自由世界”
71
44
—38%
“西方”
46
144
+213%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40%
“西方”
36
87
十142%
国会
“自由世界”
356
114
—68%
“西方”
7
10
+43%
 
A.美国社会与政府意识不同步
B.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14.
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戴高乐政府提出了“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外交策略,同苏联进行合作达成缓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例表明
A.法德两国外交自主性有所增强
B.美国推行单边主义遭到西欧抵制
C.冷战时期的美欧联盟关系瓦解
D.苏联对法德两国的威胁已经解除
15.
如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16.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电影《一九四二》的宣传语,电影临近结尾处,有一句台词:“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表现的是侵华日军的指挥官之一冈村宁次乘飞机视察灾区,提出要用军粮赈灾,其目的是收买人心,为其所用。有网友指出冈村宁次回忆录当中,并未查到相关的记录。同时,侵华日军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日伪政府,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一时议论纷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影像资料多数经艺术加工,不定为信B.影像资料不同于影像史料,真伪并存
C.回忆录是当事人亲身经历,客观真实D.政府记录也属于文献史料,准确全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