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41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平……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值,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了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电量多11%,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刘靖北《关于苏共灭亡的思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分析有关英国工业革命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三,英国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四与相关知识,指出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
(4)借鉴英国、苏联的经验教训,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实现工业化?
2.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中国的民主思想却稍纵即逝,未能汇成推动社会变革的洪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投身政治洪流,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是非决于学校”,提倡百家争鸣,“殊途百虑”,反对依样画葫芦。

——摘自樊树志《国史精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摘自冯国超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17世纪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充分和成熟,产生了较为强大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和教会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所以法国启蒙思想从一开始就流行起来,并迅速波及欧美。……同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李贽等只是封建知识分子中的“异端”。中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化高压政策,新思想很难传播,更何况这种思想是反封建的呢!再者,清初统治者通过采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小农经济的措施,使封建统治相对而言比较稳固。

——摘编自邓建文《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黄宗羲和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的相似之处。
(2)材料一、二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何相同之处?
(3)相较于材料一,法国启蒙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材料二予以简要说明。
(4)法国启蒙思想不仅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具有广泛深远的国际影响,明清时期新思想却未能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依据材料三,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对比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单选题(共25题)

3.
按照1787年宪法原则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做了8年两届总统(宪法规定总统任期四年)后卸任,为美国民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弥补了宪法内涵上的空缺。这种“总统轮着坐,
明年到你家”的文化
①源头在古代雅典文明中
②近代英国是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的
③罗马法始终贯彻该精神
④体现这种精神的古雅典法律文件是《贝壳放逐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
4.
下图是目前我国比较权威的一本罗马法研究专著。在书中作者有可能涉及到的论点是
A.《十二铜表法》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查士丁尼法典》规定罗马人一律平等
C.罗马法蕴含了一些平等、公正的法律观念
D.罗马法完全服务于罗马帝国的统治需要
5.
有学者指出:“发生在1688年的历史事件,并不仅仅是一场普通宫廷政变,而是一场改变了英国民族历史、改变了世界进程,甚至改变了一切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A.直接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结束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形成D.否定君权神授,确定“议会至上”
6.
1894年,年迈的恩格斯在回顾欧洲1848年与1871年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结局时意味深长地指出:“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恩格斯这个评价的基本视角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践检验真理的观点
B.阶级关系的特征和工人政党的成熟程度
C.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并实现了经济革命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尚无自己的理论体系
7.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
自耕农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②③
8.
《中国社会史》评价清前期经济时说“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以下最能说明上述论断的现象是
A.当时中国是东亚、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
B.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出现逆差状况
C.当时中国生丝、茶叶、瓷器畅销世界各地
D.当时中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
9.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要求降低关税,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是最早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
B.英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0.
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
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④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12.
马克思认为“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经济范畴……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主要是指垄断
A.排斥了企业竞争,干扰了经济秩序并使企业日益失去活力
B.局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不是根本否定
C.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社会财富的寡头式占有
D.资本家开始干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
13.
下图体现了某国某资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相关推断能够成立的是
A.该图反映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该图反映出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资源的枯竭
C.该图体现出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新能源
D.该图反映出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新能源的要求
14.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明不会彼此隔绝,而是不断地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互相碰撞。在这种碰撞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6世纪西方文明和新世界的碰撞。”这种碰撞开始时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冲击了东西方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
B.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起资本的原始积累
C.西欧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D.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5.
有学者说“(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从生产力角度看,文中的“历史性转变”是指
A.专制社会转向民主社会
B.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C.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D.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
16.
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为3/5。这组数据主要直接说明
A.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B.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
17.
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下列事件最能佐证这一史观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巴黎公社革命
D.欧盟的建立
18.
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1780年为100;1812年~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
B.棉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
19.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
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④
20.
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德国工业化进程始终缓慢
B.列强侵略造成中国工业产值不断下降
C.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国工业产值落后于德国
D.社会制度的变迁造成两国经济地位的逆转
21.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年)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岁月。下列说法能够佐证“辉煌”的是( )
A.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B.殖民帝国开始形成
C.责任内阁制初步确立D.现代主义文学盛行
22.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得以“傲视全球”的直接原因是   (  )。
A.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
D.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23.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业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
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24.
对以下三幅中外美丽作品(图10~12)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作者:宋朝法国西班牙
B.类别:文人画印象画现代派
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造型写实”
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25.
近代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B.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
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反对君主制
26.
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
27.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B.明、清C.隋、唐D.宋、元

3.选择题(共8题)

28.

哲学从来都不是哲学家的专利。在商业意识无孔不入的美国,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代言人兰德的头像被印在T恤上,其哲学理念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可见一斑。由此可见(  )

29.为节约用电,小明总是随手关掉家中暂时不使用的家用电器,每多关闭一个家用电器,家庭电路里变大的物理量是(  )
30.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31.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32.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33.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34.x2+5x+6=({#blank#}1{#/blank#})({#blank#}2{#/blank#}),x2+5x﹣6=({#blank#}3{#/blank#})({#blank#}4{#/blank#}).
35.每个小组有4人在做纸花,平均每人能做5朵,三三班共有12个小组。以下问题不能根据题中条件解决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