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材料三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并分析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材料三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并分析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2.
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请回答:
(1)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请回答:
(1)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2.单选题- (共15题)
3.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梭伦执政时期 |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
C.西塞罗生活时期 |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
5.
某论著的目录为:“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
C.《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
6.
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非经议会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布战争。这说明
A.1875年宪法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
B.总统缺乏实际权力 |
C.议会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军事机构 |
D.总统完全听命于议会 |
9.
2016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
A.英国国民选举 |
B.前任首相推荐 |
C.国王直接任命 |
D.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
12.
《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立宪法”分别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
B.维新变法运动、《钦定宪法大纲》 |
C.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宪法》 |
D.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3.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孙中山的权力 |
B.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
C.保障宪法更好实施 |
D.维护革命胜利果实 |
14.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抗日战争 |
15.
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
B.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 |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
D.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 |
16.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
B.海关管理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领事裁判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