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41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材料三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并分析宪法的实施对美国有何积极作用
2.
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请回答:
(1)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2.单选题(共15题)

3.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西塞罗生活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4.
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民法大全》
D.公民法
5.
某论著的目录为:“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
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6.
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非经议会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布战争。这说明
A.1875年宪法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B.总统缺乏实际权力
C.议会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军事机构
D.总统完全听命于议会
7.
下图中的法律条文摘选自
A.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8.
独立之初的美国,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很大,社会动荡加剧。为了结束这种状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787年宪法确立了
A.联邦制
B.总统制
C.民主制
D.共和制
9.
2016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
A.英国国民选举
B.前任首相推荐
C.国王直接任命
D.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10.
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11.
某学长称:“中国几千年未有正式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源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12.
《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立宪法”分别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B.维新变法运动、《钦定宪法大纲》
C.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宪法》
D.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孙中山的权力
B.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C.保障宪法更好实施
D.维护革命胜利果实
14.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15.
清代乾隆以前银钱比价为1:1000以内,但至道光年间,银钱比价已高达1:1700左右。这种“银贵钱贱”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B.海禁政策导致中西贸易萧条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白银流通
D.鸦片走私造成白银不断外流
16.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17.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按类别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
C.端纳口述《我在孙中山、张学良、蒋介石身边的日子》
D.《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