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 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 男女无产者同志们你们消灭了那把你们无数优秀同志断送在监狱、绞刑架、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和铅矿的沙皇制度,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
——《现代史文献选编》第一卷
(1)材料一中图1和图别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图3和图4分别反映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2)材料二中“二月革命”主要任务是什么?革命后俄国政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列宁是针对什么事件进行的演讲?这一事件主要世界意义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进行课题研究,请你为该课题命名,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 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 男女无产者同志们你们消灭了那把你们无数优秀同志断送在监狱、绞刑架、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和铅矿的沙皇制度,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
——《现代史文献选编》第一卷
(1)材料一中图1和图别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图3和图4分别反映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2)材料二中“二月革命”主要任务是什么?革命后俄国政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列宁是针对什么事件进行的演讲?这一事件主要世界意义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进行课题研究,请你为该课题命名,并简要说明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000法郎,等等。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措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主要有哪些进步性?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000法郎,等等。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措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主要有哪些进步性?
2.单选题- (共13题)
3.
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
B.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
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
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
4.
(题文)英国思想家柯尔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写道:“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作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作者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在于
A.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视而不见 |
B.没有对未来社会进行规划 |
C.未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角度思考 |
D.对资本主义制度缺乏深刻的批判 |
5.
(题文)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
B.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
6.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但是,“新和谐公社”短短几年就失败了。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新和谐公社”具有主观超前性 |
B.美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
C.“新和谐公社”不具备群众基础 |
D.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尚未暴露 |
7.
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该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
B.《资本论》 |
C.《社会契约论》 |
D.《德意志意识形态》 |
8.
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这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
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C.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 |
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
9.
据1842年《曼彻斯特卫报》公布的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稍低于2.25%(即平均每45人中有1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
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
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
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 |
10.
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恩格斯这一观点
A.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
B.体现了对巴黎公社革命的反思 |
C.认清了工业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
D.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开放扩张性 |
11.
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
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 |
C.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
D.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12.
法国某思想家曾提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该观点
A.没有选择正确的斗争对象 | B.没有找到正确的斗争方式 |
C.成为巴黎公社的指导思想 | D.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已诞生 |
13.
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图为1954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


A.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 |
C.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
14.
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
A.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 |
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 |
C.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 |
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