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3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399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其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二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三 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五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 《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路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所述制度有何特点?有什么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体现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
实现“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4)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5)依据材料五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

2.单选题(共18题)

2.
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①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
②古罗马的法律体系
③雅典的奥运精神
④罗马古城的建筑风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都极力维护奴隶制
C.都特别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
4.
有学者认为,法国1875年宪法“实际上是个怪胎,它在名义上是共和制的,在形式上却是君主制的”。这表明该宪法(  )
A.让步于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B.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
C.源于人民革命力量的推动D.宗教神权色彩浓厚
5.
“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影响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6.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主要体现在
A.皇权受到制约
B.实行联邦制度
C.设立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
7.
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8.
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16世纪开启,并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9.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
海峡交流基金会于9月29日举办“2015大陆台商中秋节座谈联谊活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致词表示:两岸关系“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相合的关键在于
A.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提出“一国两制”
C.坚持“九二共识”
D.实现两岸三通
11.
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
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12.
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
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
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
D.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13.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
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成型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14.
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走向缓和
B.趋向紧张
C.实现了永久和平
D.和平与动荡并存
15.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一社论
A.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B.说明了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C.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D.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
16.
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根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须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
A.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
B.美国等发达资本国家开始主导“全球化”
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D.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已经成熟
17.
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它”是指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
18.
西施和钟无艳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广为传颂。她们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奇丑无比。西施帮助勾践复国成功;钟无艳助齐宣王勤政强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妇女社会地位高B.反映当时中国对才德的推崇
C.“红颜祸水”的观念由来已久D.历史传说缺乏依据不足为信
19.
台湾历史教材中写道:“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召开后,中共控制的解放区代表拒绝与会,共军先发制人,全力进行扩张。但国军亦采取强力反制,至三十六年六月(即1947年6月)止,共军胜少败多,损失惨重。”据此判断    (  )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一手材料比二手材料更接近历史真相

3.选择题(共1题)

20.东方小学新建教学大楼,实际造价45万元,比原计划节约了 110 。原计划造价多少万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