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8年,英国人口理论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指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将会导致食物不足,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他主张采用道德抑制(晚婚、节育等)、积极抑制(贫困、战争等)来使人口减少到和生活资料相平衡。马尔萨斯反对社会改革论,认为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他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子。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以轰动一时,完全是由于党派利益引起的。英国的寡头政府认为它可以最有效的扑灭一切追求人类进步的热情,因而报以热情的喝彩。
——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与中国人口问题》
材料二 孙中山1924 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灭,还要灭种。……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
——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等高三历史试卷共 6 页第 6 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英国政府对其理论“报以热情的喝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并对其进行评价。
材料一 1798年,英国人口理论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指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将会导致食物不足,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他主张采用道德抑制(晚婚、节育等)、积极抑制(贫困、战争等)来使人口减少到和生活资料相平衡。马尔萨斯反对社会改革论,认为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他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子。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以轰动一时,完全是由于党派利益引起的。英国的寡头政府认为它可以最有效的扑灭一切追求人类进步的热情,因而报以热情的喝彩。
——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与中国人口问题》
材料二 孙中山1924 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灭,还要灭种。……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
——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等高三历史试卷共 6 页第 6 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英国政府对其理论“报以热情的喝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并对其进行评价。
2.单选题- (共8题)
2.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原因的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3.
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这一措施
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 B.推动了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
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
4.
1944年8月苏联官方刊物登载:“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快步前进。”这表明
A.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 |
B.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期望 |
C.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
D.苏联力图缓和与美国的尖锐矛盾 |
5.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中提到,综合粗估结果,1570至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A.彻底废止“海禁”政策 |
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 |
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
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
6.
“官办汉阳铁厂于光绪二十二年交盛宣怀招商承办,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呈部注册,遵照奏定商律办理.”1908-1911年间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平均整体容量约为29万余吨,其中汉阳铁厂年均总产量为12万余吨(其中出口量约五万余吨),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的结论准确的是
A.该铁厂创办于清末新政的大潮之中 |
B.于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三分之一 |
C.改变了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格局 |
D.以官办为始的中国近代工业化缩影 |
7.
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这里所说的“反动”主要指的是
A.否认宗教神学 |
B.享受现世人生 |
C.追求高雅精致 |
D.反对君主专制 |
8.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
B.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
D.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