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6分)冷战是20世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之一,冷战史研究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为什么会发生?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在冷战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统派”。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卷入越战并触发对外政策危机和国内政治与社会动荡,西方学术界也因此发生内在分化,“修正派”挑战“正统派”,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于美国方面。进入70年代以后,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后修正派”开始崛起,“后修正派”学者指出美苏两大国都对冷战的发生负有责任。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的档案资料进一步开放,同时来自冷战“另一方”的新资料使得西方学者第一次有可能从双边乃至多边视角审视冷战起源,“冷战史新研究”这一学术新潮流逐步涌起,但仍未形成定论。
―――摘编自陈兼、余伟民《“冷战史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等
(1)根据图1中①②所示,结合相关重大军事行动,概述法西斯德国灭亡的过程。(8分)
(2)从图1到图2,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二,简述两方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观点演变历程,并指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8分)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为什么会发生?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在冷战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统派”。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卷入越战并触发对外政策危机和国内政治与社会动荡,西方学术界也因此发生内在分化,“修正派”挑战“正统派”,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于美国方面。进入70年代以后,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后修正派”开始崛起,“后修正派”学者指出美苏两大国都对冷战的发生负有责任。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的档案资料进一步开放,同时来自冷战“另一方”的新资料使得西方学者第一次有可能从双边乃至多边视角审视冷战起源,“冷战史新研究”这一学术新潮流逐步涌起,但仍未形成定论。
―――摘编自陈兼、余伟民《“冷战史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等
(1)根据图1中①②所示,结合相关重大军事行动,概述法西斯德国灭亡的过程。(8分)
(2)从图1到图2,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二,简述两方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观点演变历程,并指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8分)
2.
下表各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罗马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 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
B | 魏晋时期,农家一般日用能够做到“闭门而为而为生之具以足” | 古代中国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
C |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D | 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 | 推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
2.选择题- (共3题)
3.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 B、环保与安全 |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霉变的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 |
C、化学与健康 | D、化学与材料 |
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人体适当补充碘元素可防骨质疏松 |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高 |
3.单选题- (共3题)
6.
某一时期,从澳门出发的国际贸易航线有:澳门——马六甲(马来西亚)——果阿(印度)——里斯本(葡萄牙);澳门——长崎(日本);澳门——马尼拉(菲律宾)——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这一时期最早是
A.13世纪 |
B.14世纪 |
C.15世纪 |
D.16世纪 |
7.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骍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
B.《天演论》产生巨大影响 |
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 |
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