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历史学家派非常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戴维称之为“历史载体”。经济史学家戴维将“契约和组织”归为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法国历史学家派非常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戴维称之为“历史载体”。经济史学家戴维将“契约和组织”归为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首先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其次,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限期交由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再次,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法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5便士。为此引起美国的争夺,同年12月美国变更购银办法,迫使世界银价猛跌,影响中国外汇基金的稳定。
——摘编自《再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首先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其次,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限期交由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再次,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法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5便士。为此引起美国的争夺,同年12月美国变更购银办法,迫使世界银价猛跌,影响中国外汇基金的稳定。
——摘编自《再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影响。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881年,章士钊生于湖南善化县。幼读私塾,13岁时即开始研究柳文。1900年寄读于武昌两湖书院,后执教于家乡私塾。1902年,受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考入南京陆师学堂学习军事。次年进入上海爱国学社。任上海《苏报》主笔,连续登载反清文章并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从事革命活动。
1914年,章士钊留英归国,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系统论述了“调和立国”论。认为:专制者,兽欲也。遏此兽欲,使不得充其量,以为害于人群,必赖有他力以抗之。与此同时,他一再指斥另一种极端——“暴民专制”。他说:“往者清鼎已移,党人骤起,其所以用事,束缚驰骤卤莽灭裂之弊,随处皆有。国人乃皇皇然忧,以谓暴民终不足言治……”
——摘编自《章士钊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士钊早期经历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章士钊的“调和立国”论。
1881年,章士钊生于湖南善化县。幼读私塾,13岁时即开始研究柳文。1900年寄读于武昌两湖书院,后执教于家乡私塾。1902年,受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考入南京陆师学堂学习军事。次年进入上海爱国学社。任上海《苏报》主笔,连续登载反清文章并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从事革命活动。
1914年,章士钊留英归国,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系统论述了“调和立国”论。认为:专制者,兽欲也。遏此兽欲,使不得充其量,以为害于人群,必赖有他力以抗之。与此同时,他一再指斥另一种极端——“暴民专制”。他说:“往者清鼎已移,党人骤起,其所以用事,束缚驰骤卤莽灭裂之弊,随处皆有。国人乃皇皇然忧,以谓暴民终不足言治……”
——摘编自《章士钊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士钊早期经历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章士钊的“调和立国”论。
3.单选题- (共6题)
4.
公元前415年初,雅典公民大会就是否出兵远征西西进行表决,在大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出兵决议,结果大败而回,帝国从此由盛而衰,这说明
A.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 B.希腊民主制在雅典的完美体现 |
C.直接民主易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 | D.决议有利于雅典向海外扩张 |
5.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
B.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
C.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
D.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
6.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
B.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
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
7.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
C.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
D.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
8.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
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