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庆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32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0/7/7

1.简答题(共2题)

1.
材料二美国、英国国家政体比较

材料三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
(1)材料二所反映的与美国和英国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4分)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6分)
(2)对照材料二,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4分)同一时期,哪两个国家也具有这些特点?(2分)并回答它们具有上述相似特点的共同原因。(4分)
2.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越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战事毕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三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奏折
材料四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1)结合19世纪东西方的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鸿章提出要实现“自强”的途径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政外交有何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据此认识,又在洋务活动中采取了什么新对策?(10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共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5)据以上材料信息谈谈你的认识。(2分)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3.
下图中有一人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完善并简化了日心说,因而被科学界称为“天上的立法者”。他是
A.B.C.D.

3.选择题(共4题)

4.不属于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内容的是(  )

5.1982年,我国颁布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6.1982年,我国颁布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4.单选题(共7题)

8.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促和平。”材料“两制”方针提出的最初动机是
A.解决港澳问题B.处理外交问题C.推动对外开放D.解决台湾问题
9.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指导思想有( )
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11.
瓦特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在这次革命中唱“主角”的能源是
A.水力B.煤炭C.石油D.天燃气
12.
下列各项与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直接有关的言论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13.
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一年还发生了
①二次革命    ②“五九国耻” ③护国运动 ④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A.①②B.②C.②③D.④
14.
19世纪60年代,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
A.“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