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天仍被珍藏。”由此可知,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
材料二公元十四、五世纪时,由商人、贸易家与工匠组成的新都市阶级出现。他们需要阅览帐册、航海书籍以便于转运货物。教会同样需要印制赎罪券、圣经等书册。由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的字母系统,中国人从事印刷至少需要八千个活字。随着印刷品的激增,西方图书馆与学校数目也跟着激增,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印制插图的技术则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地球及其栖息生物的崭新面象遂一一浮现。
——均摘自施拉姆《人类传播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命运不同的原因。
材料一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天仍被珍藏。”由此可知,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
材料二公元十四、五世纪时,由商人、贸易家与工匠组成的新都市阶级出现。他们需要阅览帐册、航海书籍以便于转运货物。教会同样需要印制赎罪券、圣经等书册。由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的字母系统,中国人从事印刷至少需要八千个活字。随着印刷品的激增,西方图书馆与学校数目也跟着激增,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印制插图的技术则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地球及其栖息生物的崭新面象遂一一浮现。
——均摘自施拉姆《人类传播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命运不同的原因。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针对部分人要求辞退英国文学系教授辜鸿铭的声明:
我聘用教员以其个人的学问、造诣为原则,在校授课以无悖于思想自由为界限。
我主张学术研究自由,可是并不主张假借学术的名义,作任何违背真理的宣传,不只是不主张,而且反对。
本教员中如有脑曳长辫而持复辟论者,如果他所讲授的在英国文学的领域之内而无涉及政治,本校亦没有排斥干涉的理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对辜鸿铭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的办学原则。
材料 1917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针对部分人要求辞退英国文学系教授辜鸿铭的声明:
我聘用教员以其个人的学问、造诣为原则,在校授课以无悖于思想自由为界限。
我主张学术研究自由,可是并不主张假借学术的名义,作任何违背真理的宣传,不只是不主张,而且反对。
本教员中如有脑曳长辫而持复辟论者,如果他所讲授的在英国文学的领域之内而无涉及政治,本校亦没有排斥干涉的理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对辜鸿铭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的办学原则。
2.单选题- (共5题)
3.
古罗马保民官由平民会议选出,人数为2至10人,其人身不受侵犯,可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除独政官外,保民官对其他任何高级长官的决定,只要其违背罗马平民的利益,均有权予以否决。断由此可以推保民官
A.使私有财产受国家保护 |
B.使法律高于独裁者意志 |
C.激化了与元老院的矛盾 |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
4.
1830年英国格雷政府上台,开始对议会进行改革。其改革原则是尽可能保持现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坚持选举权依据财产标准而不是天赋人权。这种做法
A.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
B.孤立了工人阶级 |
C.破坏了代议制度的原则 |
D.壮大了旧贵族势力 |
5.
1949年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改善和发展不发达地区”的“第四点计划”。计划出台后,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中所占比例由1939年的13.1%上升到1956年的65%,而英国则由1939年的80%下降到1956年的30%。这表明该计划实质是
A.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
B.蚕食老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 |
C.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
D.确立了石油美元的世界地位 |
6.
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这表明当时
A.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 |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 |
C.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D.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