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294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上面两图的异同。
材料二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提出的诉求并分析其提出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3)分析材料三中外交政策提出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相关的外交活动。
(4)综上,影响对外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概括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蒲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到宋代商品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出现该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客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3)依据材料三,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4)综上,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史条件。
3.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看曹操的功过,很少人把他的诗文放在“大账”上,因为,对曹操这个人而言,“惊天动地”的事情太多了。其实,从他的诗文中,更易见其心志和品德。骂“曹践”者,是哪些人呢?不少是站在刘汉集团利益上的人。
欲全面认识曹操,知其行,也需知其言。他生于“乱世末局”,堪称是“乱世英豪”。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亦是文学家、诗人。曹操之功,大于其过。仅统一中国北方这一条,当是大功,其文其诗,又属大家。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一诗,就颇显英武豪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世间万物,盛盛衰衰,生生死死,虽然各有不可抗拒之规律,然而人并非无所作为。人的精神状态,人的修养心身之道,于大自然面前,具有一定的功力。这功力。显示着无限的人生价值。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种人生哲学比,曹操的人生哲学,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
——庹震《史街拾墨。大账》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曹操经常以反面形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曹操。

2.单选题(共9题)

4.
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一规定
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
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
C.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
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
5.
图中ABCD四种描述准确的是
A.A处***放弃了革命领导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从瑞金开始战略转移
B.B处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决定的进军方向是湖南四川地区
C.C处召开的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的正确领导
D.D处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6.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行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亊行动
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B.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7.
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越适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B.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只适用于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
8.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9.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
A.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之美
B.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C.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
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
10.
1861年,天津洋布价格“仅土布价钱的一半”,但是它只是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便宜而买洋布”,而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这表明
A.洋布较土布物美价廉B.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
C.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D.列强的侵略还没有渗入内地
11.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D.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12.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国务院日前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下列与中国航天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
②国家制定863计划
③钱学森舍弃外国优越条件,冲突阻挠归国
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