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延川县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289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以来,在众多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和努力之下,中国近代化逐渐得以起步、发展。
请仿照示例,依据所学知识,选择中国近代历史中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贡献的一个重要人物,写出与该人物相关的近代化过程中重大事件及时间,并简单说明选择这一人物的理由。
答题示例:
人物:李鸿章
事件: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理由:李鸿章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促进了中国工业近代化产生和发展。
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纠正 “现实生活”的错误,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与“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相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思想。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的主张有何类似之处?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与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

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那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思想中消极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官廷迷信活动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论康熙帝》

材料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系列故事,目前共完成五部144集。《康》剧的系列故事,情节曲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快,风格诙谐得当,每一小部还有大量当红艺人加盟,因此一播出便得到部分观众的欢迎。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在康熙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论,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
(2)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可不可以作为研究康熙的主要依据?为什么?对这种历史题材的作品,你有怎样的认识?
(3)有人认为是阎崇年过人的学问成就康熙过人的业绩,你认为准确的人物评论方法有哪些?

2.单选题(共14题)

4.
拿破仑曾经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真正让他名垂青史、并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以巩固和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编撰并公布《拿破仑法典》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D.奇迹般地逃出厄尔巴岛,再登皇位
5.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强化了君主制度,导致今日欧洲仍存在许多君主国
B.重创俄国,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C.以武力及法典推广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刺激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6.
1910年,16岁的***走出韶山,立志求学,临行前他写了一首诗道出他的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 青山。”下列事件未对当时***立志求学产生影响的是
A.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B.维新变法运动被血腥镇压
C.《辛丑条约》签订,清朝沦为洋人的朝廷
D.新文化运动兴起,知识分子寻求真理
7.
邓小平多次谈道,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下列不属于“左”的错误是
A.“八字方针”的提出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
邓小平的下列军事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指挥了淮海战役 ②创建抗日根据地 ③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④和平解放西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
9.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与第二次创业高潮相关的一组文章最有可能是
A.《标准只有一个》、《迈向科学发展的春天》
B.《要搞快一点》、《要敢闯》、《抓住中心不放》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评“左”比右好》、《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
10.
詹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幼童中的一员,17岁考入美国耶鲁大学,专攻铁路工程。下列对 “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幼童”推断不正确的是
A.时间不早于19世纪60年代
B.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
C.幼童留学主要是学习西方政治文明
D.幼童留学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其进步性最主要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D.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都是
A.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3.
孙中山是中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创造了许多近代中国的“第一”,下列不属于孙中山创造的“第一”的是
A.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C.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统一战线
D.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新式学堂
14.
***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
下列***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井冈山的斗争》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论持久战》D.《论联合政府》
16.
下图为1977-2008年高考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对出现图中变化原因表述准确的是 
 
A.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B.文革后高考制度的恢复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17.
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 “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改成另一个标题:“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
A.对民主主义渴望
B.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C.纪念死去的拿破仑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