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1.3《古代商业的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275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五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至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3)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七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其影响。

2.单选题(共12题)

3.
孔子的学生子贡,“好废举(物贵而卖,物贱而买),与时转货赀”,“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范蠡“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这表明,春秋时期
A.儒家学派鼓励士人经商致富
B.许多大商人获得了干预政治的权力
C.各诸侯国致力于“以商富国”
D.出现了有利于商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4.
以下各项中,与唐朝商业无关的是
A.“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B.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C.“夜市”比较繁荣
D.“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
5.
《史记-货殖列传》载:“汉兴,海内一统。关梁开放,山泽地禁,因此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有无,各得所求”汉朝商业发展的因素是
A.有利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B.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的重商政策
C.官营商业居于主导地位
D.政府重视和积极促进地区间交流
6.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商品种类增多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商业萎缩
7.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兑换货币的凭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中国最早的纸币
8.
贾广兴在《龙门石窟群中的商业窟》一文中说:“在驰名中外的洛阳龙门石窟群中,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商业窟,为研究唐朝时期洛阳商业繁荣情况及中国商行、社团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龙门商业三窟分别为北市彩帛行净土堂、北市丝行像龛和北市香行社造像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石窟的雕塑家大多从事商业活动
B.唐朝的开放造就了商业繁荣
C.佛教传播普遍出现了商业化倾向
D.石窟艺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9.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C.他到浮梁买茶叶时顺便到娱乐场所“瓦肆”听戏
D.他将茶叶买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10.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开始出现
A.飞钱B.柜坊C.票号D.交子
11.
下面为中国古代某时段的商税简表。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它反映出
A.唐朝贯彻重农抑商政策
B.宋代对商业活动课以重税
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宋代时商业活动繁荣
12.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追求气势恢宏,浪漫神秘
B.体现了日益通俗化的趋势
C.注重铺陈排比,追求神韵
D.适应了早期资产阶级需要
13.
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
C.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
D.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
14.
(题文)宋代的婚俗中,“娶妻不顾门第,只求资财”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在迎亲之前,男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A.婚姻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选择题(共5题)

15.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16.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17.

2016年12月08日,国务院出台《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对西部贫困程度深的适当增加帮扶力量,实现对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全覆盖,协调新增东部城市帮扶,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这样做(    )

①不利于东部地区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④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18.

2016年12月08日,国务院出台《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对西部贫困程度深的适当增加帮扶力量,实现对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全覆盖,协调新增东部城市帮扶,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这样做(    )

①不利于东部地区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④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19.

2016年12月08日,国务院出台《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对西部贫困程度深的适当增加帮扶力量,实现对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全覆盖,协调新增东部城市帮扶,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这样做(    )

①不利于东部地区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④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