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提出了什么思想?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它包涵哪些内容?
(2)材料二中,***当时提出了什么理论?***所指的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4)根据以上***思想发展的历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当时提出了什么思想?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它包涵哪些内容?
(2)材料二中,***当时提出了什么理论?***所指的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4)根据以上***思想发展的历程,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2.
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2: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3: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材料4:2009年10月1日,举国上下,共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1)概括指出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中“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是指什么?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2: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3: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材料4:2009年10月1日,举国上下,共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1)概括指出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中“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是指什么?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
邓小平同志说:“***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思想的旗帜前进。”
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选集》合订本
材料二: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选集》合订本
材料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选集》合订本
(1)结合以上材料所提出的观点归纳***思想形成、完善的曲折历程。
(2)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思想有何重要认识?
(3)***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说:“***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思想的旗帜前进。”
材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选集》合订本
材料二: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选集》合订本
材料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选集》合订本
(1)结合以上材料所提出的观点归纳***思想形成、完善的曲折历程。
(2)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思想有何重要认识?
(3)***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4.
***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怎样的创新精神?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怎样的创新精神?
2.单选题- (共15题)
5.
“***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
B.发动国民大革命 |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
7.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三次电邀***赴重庆谈判,下图是***给蒋介石的回复电文原稿。在该电文中,***


A.戳穿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骗局 |
B.指出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
C.答应了蒋介石赴重庆的邀请 |
D.批判了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
8.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 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 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9.
(题文)***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
C.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
10.
***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表明***在“行动上”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是
A.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B.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C.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
D.组织新民学会
A.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B.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C.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
D.组织新民学会
11.
***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著作的贡献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12.
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以下关于***的历史活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 |
B.土地革命时期——胜利完成红军的战略转移 |
C.解放战争时期——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
D.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
14.
(题文)读下图,为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


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
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
16.
井冈山是红色旅游的圣地,在这里可以领略到
①早期“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辛
②***革命思想的伟大
③根据地人民对土地革命的拥护
④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①早期“工农武装割据”的艰辛
②***革命思想的伟大
③根据地人民对土地革命的拥护
④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7.
***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①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18.
(题文)1920年,***在给好友蔡和森的信中说:“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这表明他
A.反对在中国发动暴力革命 |
B.摆脱改良幻想并走上了革命道路 |
C.反对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 |
D.建议中国的知识分子向俄国学习 |
19.
(题文)1956年,中国发行了纪念中共“八大”的邮票,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发行纪念党代会的邮票。观察邮票的图案,对麦穗、棉花、齿轮环绕天安门这一设计的寓意完整的理解应是


A.北京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
B.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从事社会主义建设 |
C.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和农业发生重大变化 |
D.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以壮大国力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