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2018届高中历史选修四1.1千秋功过秦始皇课堂检测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253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赵佗,战国末期赵国真定县(今河北正定人)曾任秦南海郡尉,秦亡,赵佗自立为南粤武王。为了取得岭南越人的支持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他按照“和辑百越”的方针,推行许多措施。吕嘉本为越人首领,颇得国中越人信服,官至丞相,吕嘉“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余人”。赵佗还吸收其他越人在军队和政权中担任要职。赵佗按越俗称“蛮夷大长老”,“弃冠带”,采用越人服饰,以越人之礼而见汉使。赵氏王室带头与越人通婚,王室贵族率先与越人婚配,平民之间便可想而知了。赵佗采用安抚、送礼的办法去笼络那些难以控制的越人部落,尖锐的民族矛盾缓和下来,达到了“越人相攻击之俗益止”的目的。赵佗对原南海郡治所番禺进行扩建,并使许多县也建有城郭,这些城邑的建设,当时多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但位置大都在南北交通要道上,必然成为货物集散的场所。
汉高祖称赞赵佗治理岭南“甚有文理”,汉武帝经营岭南时,依然采用赵佗“和辑百越”的经验,实行“以其故俗治”的政策。直到东汉末年,岭南地区基本处于较为安定时期。
——摘编自朱凤祥《论赵佗经略岭南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赵佗“和辑百越”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佗经略岭南的意义。

2.单选题(共18题)

2.
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三年(前224年)甲兵六十万灭楚,“以令于天下”的大势已成,称帝就成为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这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秦始皇开创了君主专制制度
B.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
D.实现法治和思想大一统
3.
嘉兴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料中详细记载:秦始皇“在由拳乘舟过长水斩马祭河神,其地后代名马塘堰。在海盐曾建驰道,自吴城,向东南经金山,至海盐澉浦秦驻山”。秦始皇之所以能南巡海盐,得益于
①统一事业的完成
②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③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
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4.
“千古一帝”并非历史学家对古代帝王的严谨评价,但却为近年来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所常用。假如你是这些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史学顾问,那么,你会否定下列哪一编导的剧目策划
A.秦始皇——开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纪元
B.唐太宗——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带入鼎盛时期
C.唐太宗——大唐盛世的奠基者
D.康熙帝——顺势而为,开中国空前繁荣盛世之新纪元
5.
春秋时,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
秦朝时期,”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标志是
A.嬴政攻灭东方六国B.秦军平定岭南地区
C.蒙恬率军击败匈奴D.秦朝开辟五尺道
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8.
秦统一中国以后,政府采取了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些措施所体现的国家政权功能是
A.保障国家人民安全
B.加强对社会的管理
C.实行严格阶级统治
D.提高对思想的控制
9.
“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穹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材料称颂了一位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是
A.周武王
B.秦始皇
C.唐太宗
D.康熙帝
10.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①崇法反儒;
②防止旧势力复辟;
③摧毁文化;
④加强思想控制;
⑤巩固统一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1.
唐太宗曾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唐太宗在此主要肯定了秦始皇
A.废分封,置郡县
B.统一全国,开拓疆域
C.实行皇帝制度
D.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12.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A.修长城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13.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曾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秦始皇消灭的“旧时代”是指
A.宗法制时代
B.土地国有制时代
C.分裂割据时代
D.世卿世禄制时代
14.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在于
A.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度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5.
战国时期,六国地区的关东人死后一般采用仰身直肢葬,但是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劳役人员墓地内发现,关东人死后被有组织地实施秦地的屈肢葬。这最有可能是
A.为了简化丧葬仪式
B.为了推动文化认同
C.为了歧视六国贵族
D.为了宣传法家思想
16.
***善读史书,对嬴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C.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17.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18.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王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其不难哉!”秦始皇说这句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不希望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B.认为分封制是导致春秋以来战乱不已的主要原因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19.
有学者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中
A.秦朝治国以道家学说为理论基础
B.秦始皇仅在六国故地以外延续分封制
C.完全摧毁了皇族内部的世袭制
D.削弱了宗法制,推翻了分封制的传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