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0题)
2.
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
5.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
C.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
D.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
6.
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据此判断该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理念论 |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
7.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他还论证说:“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 |
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
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 |
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 |
8.
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提倡妇女参政 |
B.主张人民主权 |
C.反对轮番而治 |
D.重建道德价值观 |
9.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
A.提倡解放人性 |
B.避免政治上的不平等 |
C.注重社会民主 |
D.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 |
10.
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
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 |
11.
在古希腊早期文学作品中,国王和神明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般人和国王之间的关系一样。神与国王一样,有合理宽大的一面,也有偏狭、愚昧的一面。这主要反映出古代希腊
A.社会伦理中的性恶论思想 |
B.宗教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思想 |
C.世俗文化中的反宗教情节 |
D.宗教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色彩 |
12.
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先秦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其建议。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由地理环境决定 |
B.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
C.由社会性质决定 |
D.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
13.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希腊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了大步”。这一时期东西方先哲的下列主张中,与中庸思想不具有相似之处的是
A.孔子:“过犹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B.亚里士多德:“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两种是恶,即过度和不及” |
C.印度的释迦牟尼:“避免两种极端,即理性自觉” |
D.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15.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是尺度”,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启蒙思想家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从中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
B.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D.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
16.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
苏格拉底在和人交谈时,总会提出一连串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A.平等相待 |
B.启发引导 |
C.辩证思考 |
D.逻辑推理 |
19.
在古希腊,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下列言论中,与材料中所说的追求一致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认识你自己 |
C.格物知致 | D.知识就是感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