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7-2018学年高二选修4第4章第3节 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末尔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250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凯末尔党人废除了一夫多妻制;1926年,强制推行文明婚礼;1934年,国家规定妇女和男人在担任公职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1926年上半年,土耳其开始采用欧洲历法,并同时照搬瑞士民法和意大利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取缔封建时代的敬称;1925年9月,土耳其封闭了所有的宗教神殿和托钵僧修道院;同年11月,国家禁止男人戴传统的土耳其费兹帽,代之以西方式的礼帽。
——昝涛《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  M·哈坎·雅乌兹在评价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时,认为尽管国家实行世俗化的政策,但对于民众来讲,伊斯兰教仍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世俗化政策使得土耳其国家和社会逐渐疏离。国家与社会疏离是传统社会的特征,而凯末尔是以一种专制代替了另一种专制,同样造成国家与社会的疏离,似乎说明其改革少有进步可言。
——周术情《现代化语境中的权力重构》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
阅读下列材料:
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年,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败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邻国保持着和睦关系……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必须要刮目相看的大国了。”
请回答:
(1)1918年的土耳其为什么看起来“一败涂地、不可救药”?
(2)20年后欧洲为什么又要对土耳其“刮目相看”了?

2.选择题(共1题)

3.苯甲酸(C7H6O2)作为食品如香肠、番茄酱、芥末等的调味剂,和黄油及许多其他产品的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3.单选题(共3题)

4.
1919~1922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出相似之处是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军事侵略
D.都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5.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从1920年下半年起进入高潮。其原因不包括
A.素丹成为英国的傀儡
B.土耳其的属国和欧洲大部分领土被列强瓜分
C.希腊军队向土耳其内地推进
D.国民军获得国外的大力支援
6.
凯末尔改革期间,曾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行国家主义。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充分发挥市场宏观调控作用B.集中大量资金加强农业建设
C.利用国家干预方式发展经济D.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模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