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 第五单元 第2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课时练习: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243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内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二中,马克思在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运动?
(4)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后的20年内作过哪些积极的努力?
2.
“资产阶级创造了伟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共产党人就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上述材料来自哪部重要文献?这部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2)举出“资产阶级报告了伟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的史实。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条件你认为有哪些?
(4)举出“共产党人就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史实。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材料二不管怎样,我要把整理卡尔的书的工作坚持下去。这部书将成为他的纪念碑,这是他自己树立起来的,比别人能为他树立的任何纪念碑都更加宏伟。
——恩格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这部著作”指的是什么?它论述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恩格斯“比别人能为他树立的任何纪念碑都更加宏伟”的评价,谈谈你对这部书的意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恩格斯对这部书籍所做的贡献以及在此过程中他所展现的人格魅力。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单选题(共17题)

4.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
A.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
B.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C.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D.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5.
在完成《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曾对恩格斯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你为我做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恩格斯在当时的“牺牲”包括
①将自己积累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
②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
③尽其所能地在经济上援助马克思
④独自承担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6.
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为此,恩格斯
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②创作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③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④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突出表现是
A.指出各国工人运动必须协调一致、统一行动
B.反对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C.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规律
D.组织第二国际并指导了它的早期活动
8.
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客观因素是
A.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B.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
C.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有错误
D.资本主义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9.
1845年,恩格斯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当时他在英国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工人们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B.工人们按固定时间上下班,纪律性强
C.议会竞选中工人踊跃投票D.工人和工厂主同坐一列火车出行
10.
考茨基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领导了第一国际
②恩格斯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文献遗产
③恩格斯继续领导工人运动
④恩格斯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论断进一步丰富了
A.阶级斗争学说B.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学说
12.
“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你”是
A.燕妮
B.费尔巴哈
C.恩格斯
D.拉法格
13.
恩格斯与马克思的伟大友谊开始于
A.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B.1844年8月在巴黎的第二次见面
C.参加正义者同盟
D.回国参加德国三月革命
14.
恩格斯甘愿当马克思的“第二提琴手”,以致马克思非常感激地对他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魇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这一情况说明
①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最伟大的友谊
②两位伟人在进行理论研究方面相互支持又彼此谦逊
③“第一提琴手”和“第二提琴手”共同和谐地奏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友谊乐章
④马克思研究理论,恩格斯经商提供研究资金,二人发挥了各自的长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
恩格斯在1895年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时说:“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恩格斯
A.抛弃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的暴力革命
B.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C.没有看到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封建残余的一面
D.不再是马克思的“第二提琴手”
16.
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出生于德国;
②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③两人合作创建了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
④恩格斯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无私的支持着马克思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
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祖国,创办了“民主机关报”。它的名字叫做
A.《泰晤士报》
B.《新德国报》
C.《共产国际报》
D.《新莱茵报》
18.
伟大的人物往往有共同的辉煌。下面革命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①改造正义者同盟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③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④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19.
恩格斯着手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主要动机是
A.实现个人心愿
B.同情工人痛苦的生活
C.揭示资本家惟利是图的本质
D.为解放工人阶级指明方向
20.
马、恩的合作被后人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合作”,下列革命理论和实践属两人共同完成的是
①改组正义者同盟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③完成《资本论》
④参加1848年欧洲(德国)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选择题(共4题)

21.

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ABC的面积是(  )

22.

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ABC的面积是(  )

23.2×4=2+2+2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根据材料,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