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质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2356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关于政党政治必须釆取自由竞争、且“最宣两大对時,不宜拜小分立”的两党制主张,关于“非采政党内图制,无以普治”的政党内民主张,梁启超与末教仁英雄所见略同,几乎如出一散。宋教仁说,“駅忽敢死者易得,条理缜密之士盖寡,非先植其基,虽满洲倾覆,犹足为忧”。仅1906年初至1907年初,末教仁一年间编译出版的政法文献就多达数十万字,如《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等等,1908年,他翻译了长达1400多页的《比较财政学》。1907年,宋教仁潜赴东北,欲联络“马赅”起义,偶然获恐日本意欲吞并我国间岛的图谋。他立即中止起义计划,转而撰写《间岛问题》一书,运用中日韩三国的史地资料,从国际法角度驳斥日本的谬论,有力帮助了清政府对日交涉成功。

——摘编自杨光《梁启超宋教仁的道路:宪政中国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宋教仁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主张无法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教仁。

2.单选题(共15题)

2.
罗马法由“私法”和“公法”组成。私法重视对私人权利的保护;公法的效力由国家公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且公法地位高于私法。由此可知,罗马公法
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体现了国家至上的原则
C.维护了罗马社会秩序
D.维护了罗马国家的利益
3.
从1692年起,英国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力图将那些由国王任命并接受俸禄的官员排挤出下院,但结果几乎都是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所否决。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上院在议会有决定作用
B.国王完全控制了议会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4.
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张碧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侧面反映了
A.资产阶級的软弱性
B.列强支持清政府
C.国家面临着分裂危险
D.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
5.
《红星照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美国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工农红军会宁会师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
列宁在回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A.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
B.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C.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7.
回顾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中印、中俄等周边难题的妥善处理,专家认为,这一系列外交成果的取得要归功于党和政府对时代因素的准确把握。这里对“时代因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国际环境趋于缓和
B.周边环境全面改善
C.新型外交理念的践行
D.摒弃意识形态的纠缠
8.
下图反映的是徽商老字号,图片反映了徽商的特点是(  )
A.起源于今天安徽境内的长江沿岸
B.经营种类多,活动范围广
C.主营盐铁棉布日杂
D.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9.
有学者把史记》、《汉书》中列出的著名大都会技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整理分列如下: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徹各二,江苏、潮北、广东、四川各一,其他各省尚无所闻。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选项中对此鰹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
B.河南地区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
C.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
10.
1914年,一位工人的妻子在写给流水生产的发明者福特的信中说:“你所使用的生产线是一种奴隶驱赶装置,我的上帝!福特先生。我丈夫回家后一头卧倒,不吃晚饭…”当时的欧美社会,类似的舆论也屡屡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
A.自由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
B.工人缺乏必要的保护
C.工业发展对人文精神产生了冲击
D.强化劳动强度弥补了技术革新的不足
11.
“鹅湖之辯”中,陆九渊认为朱熹的理学太繁;后来王阳明也认为朱熹的学说“支离决裂”,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学者的手脚。这主要是因为朱熹
A.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B.把封建统治与纲常伦理结合
C.强调“格物致知”的思想
D.将儒学进一步官方化哲理化
12.
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現了
A.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是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
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
D.新教伦理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13.
一般认为,英国的启蒙文学并不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色彩,而法国启蒙文学的批判性、哲理性则更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
A.英国民众缺乏参政意识
B.英国并非启蒙运动中心
C.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更迅速
D.法国专制主义传统更浓厚
14.
中世纪的基督教自然神学认为:凭靠人的理性可以从各种自然现象的类比,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包括牛顿在内的科学家都坚信这种中世纪的神学观。据此推断
A.神学并不必然阻碍近代科学的发展
B.近代科学立注重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C.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神学启示
D.近代科学强化了天主教的权威
15.
上海入民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理化专业中等教育自学丛书》,在1977年后多次再版发行,深受广大青年喜爱。该书再版
A.贯彻了党的“双百”方针
B.适应新时期社会建设人才需要
C.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符合“科技兴国”战略要求
16.
历史学家黄克武认为,对于中国传统下思索解决专制问题的士大夫来说,(清末民初)西方民主制度的传入,无疑提供了一个有数的制度来实现固有的“民本论”“上下一体”与“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可以让中国重返有如三代之盛世。材料说明
A.清末进步思潮与西方民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B.国人接纳西方民主有传统渊源
C.清末士大夫敢于构想一种崭新的制度
D.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民主传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