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在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已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藉中有关三纲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
材料二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凊《中国:传统与变迁》
(1)据材料一归纳朱熹推广理学的待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理学传播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加以论证。
材料一 朱在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已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藉中有关三纲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
材料二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凊《中国:传统与变迁》
(1)据材料一归纳朱熹推广理学的待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理学传播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加以论证。
2.单选题- (共19题)
2.
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是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伏尔泰之“精神”的实质是( )
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 | B.主张天赋人权 |
C.实行开明君主制 | D.提倡进步和理性 |
4.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
5.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
6.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
D.促进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播 |
8.
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墓葬主人不可能生活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 B.秦朝 | C.魏晋南北朝 | D.隋唐时期 |
9.
近人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指出我国南北文学特质的不同:“(北方)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南方)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下列作品,充分体现南方文学特质的有
①《逍遥游》
②《离骚》
③《蒿里行》
④《采桑度》
①《逍遥游》
②《离骚》
③《蒿里行》
④《采桑度》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0.
《书林藻鉴》卷九中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②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③通过不同风格表达文人的强烈爱国情怀
④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①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②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③通过不同风格表达文人的强烈爱国情怀
④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A.① | B.①②③ | C.② | D.①②③④ |
11.
针对“地圆学说”,康熙初年的钦天监监正杨光先曾说:“若四大部洲,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大圆球矣……所以球上国土之人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A.相对论 |
B.量子论 |
C.经典力学理论 |
D.生物进化论 |
13.
容闳,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847年赴美、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860年底他来到天京,向干王洪仁玕提出改良政府、军队,改学制,办洋务等七项建议。1863年湘军主帅曾国藩接纳了他,并委以重任,其部分主张得到实施。这反映出
A.太平天国和湘军的全方位竞争 |
B.洋务人才得到社会重视 |
C.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 |
D.容闳为理想而放弃道德原则 |
14.
康有为指出,孔子并非“述而不作”,他按自己的理想,假托古人言论而制定了“六经”,“六经”描绘的尧、舜盛德大业,都是孔子对民主君主的理解。康有为此番言论的意图是
A.为“师夷长技”减轻舆论压力 |
B.以托古改制来恢复君主专制 |
C.恢复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
D.为变法找寻权威的历史依据 |
15.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须知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譬如与我有仇的人家,他办的事情很好,却因为有仇,不肯学他,这仇怎么能报呢?”这实际是继承了
A.黄宗羲的思想 |
B.洪秀全的思想 |
C.魏源的思想 |
D.康有为的思想 |
16.
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树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是指
A.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B.解决姓“资”姓“社”问题,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
D.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17.
“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材料出自***的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十大关系》 |
18.
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提到:“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不平等条约”概念呼之欲出。这反映了孙中山
A.看清了列强侵略的本质 | B.已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 |
C.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 | 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 |
19.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伽利略 |
B.达尔文 |
C.达•芬奇 |
D.牛顿 |
20.
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孙中山表示:“临时政府成立以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务一洗而去之……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这反映了孙中山
A.竭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愿望 |
B.一直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C.认为推翻清政府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前提 |
D.主张采用三民主义思想来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