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219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重要的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基本经济区位置图(图)

注: A 秦汉时期基本经济区;B 唐宋元明清基本经济区(元明清统治者还想把海河流域发展成基本经济区);CD 重要地区(次等基本经济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贸易保护的形式多样,除关税保护外,还有外汇管制、卫生检疫、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等。184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发展民族工业的必要性。从19世纪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进入美国,降低竞争,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率和高工资,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1821~1897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是:1821~1824年为44.62%,1825~1832年为50.92%,1833~1857年为35.10%,1864~1866年为48.30%,1897年为57.00%。

——摘编自褚浩《19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材料二 关税自主成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关键。近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遭受损失,入超现象相当严重。民国时期的工商界人士十分重视关税对贸易的保护作用,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是当时中国人的梦想。1917年北洋政府规定进口税则,还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关税特别会议等与列强力争关税自主。南京政府通过多次修约,与列强艰难周旋,最终在形式上和法律上确立了关税自主的地位。

——摘编自罗希红《民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特殊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贸易保护与19世纪美国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
3.
   材料:朱思本(1273-1333年),临川人。元武宗、仁宗时,朱思本多次奉命代天子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因而得以旅行各地,实地考察地理状况。据载,朱思本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及今华北、华东、中南地区,“跋涉数千里间”。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利用当时保存的图籍,更依据自己实际调查研究,前后花费了10年的时间,绘制了一幅《舆地图》.该图长宽2.1米,图幅很大,详细注明了元代地理的风貌。尽管朱思本仍采用了计里开方的绘法,但该图的精确度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地图。《舆地图》因篇幅过大,不便保存,现已佚。明代罗洪先据《舆地图》曾广以成《广舆图》,现从罗图中尚可见朱图之大概。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思本能够绘成《舆地图》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思本绘成《舆地图》的意义。

3.单选题(共2题)

4.
1936-1937年,北京、上海等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的文化人士联合开展了一场新启蒙运动,他们提出“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等口号。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紧密结合
B.儒学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寄托
C.民族危机促进文化自觉自信
D.民主和科学是首要追求目标
5.
下图(选自新华社照片)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这部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建国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
B.新中国大众教育成绩显著
C.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
D.新中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