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2159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7/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2.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秦始皇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措施?
(2)唐太宗是如何灵活处理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的(政策和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3)清朝前期,统一的各民族国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国家统一?
(4)结合以上内容,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单选题(共9题)

3.
如果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诞生是人类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人类历史继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B.开创了美国崭新的历史
C.组建了联邦制的政府D.创立了民主共和制
4.
下列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于中国
B.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属于中国
C.中俄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
D.清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5.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含了经济方面的斗争,他提倡的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抵制英货B.开展家庭纺织运动
C.进行抗税斗争D.自制食盐
6.
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的事件是(  )
A.阿姆利则惨案B.向“食盐进军”
C.1922年甘地入狱D.甘地当选为国大党主席
7.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权主义B.民粹主义C.民族主义D.民生主义
8.
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种观点(   )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9.
《拿破仑法典》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B.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确立D.摧毁了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10.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③都反对“过”和“不及”
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A.史学即史料学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治史所以明变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