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2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测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211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有国家,就必然有统治,因而也就有“奴役”;没有公开的或隐蔽的奴役的统治,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我们要与国家为敌的原因。
——巴枯宁
材料二 最终的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
——伯恩施坦
材料三 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在否定政治的幌子下使工人阶级服从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
材料四 伯恩施坦这句风行一时的话,要比许多长篇大论更能表明修正主义的实质。临时应付,迁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忘记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忘记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整个资本主义演变的基本特点,为谋取实际的或可以设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修正主义政策。
——列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指出巴枯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认为国家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片面性?无政府主义思想本质何在?根本危害在哪里?
(2)结合材料二、四,指出伯恩施坦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提出的口号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性?
(3)无政府主义和修正主义有什么共同性?
(4)第一国际的建立和第二国际的建立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单选题(共13题)

2.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
A.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
B.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C.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D.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3.
(题文)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他为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无意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神圣家族》
D.《资本论》
4.
恩格斯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的第一小提琴手。”这段话说明
①恩格斯始终视自己为马克思的助手
②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合作相当默契
③恩格斯十分珍惜与马克思的友谊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5.
(题文)19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包括
①撰写出版《资本论》
②指导建立第一国际
③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流派展开论战
④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工作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为此,恩格斯
①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②创作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③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④整理完成《资本论》第二、三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
有人说恩格斯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恩格斯深入英国工厂,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B.恩格斯在批判唯心主义观点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C.恩格斯掌握十多种外语
D.恩格斯提出的两大阶级对立的观点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8.
下列著作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成果的是(  )
①《神圣家族》 ②《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  ④《共产党宣言》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的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三种主要思潮”是指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C.列宁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善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D.“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法、美
10.
青年时代的恩格斯和马克思进行理论探索活动的不同点是(    )
A.都具有追求真理的高度热情B.曾被迫放弃学业,自学成材
C.都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D.都曾批判唯心主义理论
11.
1895年,恩格斯在《〈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
A.坚定不移的品格
B.与时俱进的精神
C.革命理想的动摇
D.和衷谦逊的品格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参与的共同的革命行动有(  )
①发表《共产党宣言》 ②投身1848年欧洲革命
③组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④创办《新莱茵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13.
下列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不属于“武器的批判”范畴的是(  )
A.研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著作B.支持布鲁塞尔的工人运动
C.参加并领导科伦工人联合会D.参加爱北斐特的工人起义
14.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担负起国际工人运动任务的表现不包括
A.与各国工人政党领导者通信、面谈,在思想上启迪帮助新成长起来的革命领袖
B.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适时指导各国的工人运动
C.创立第二国际并要求各国工人政党成为第二国际的支部
D.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选择题(共1题)

15.

()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