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19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类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1898年12月美国总统麦金莱国会咨文

材料二 现在似乎是一个良好时机,由美国向荚国政府表达,希望英国政府发表正式宣言,并协助美国向在华要求“势力范围”之列强取得同样宣言,宣言内称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承认以下原则:

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以及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

第三,对进入上述范围内口岸的别国船只,各国所谓“利益范围”的国家,不得征收比本国船只更高的港口税。

——1898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致英国公使绰特的信件

材料三 女王陛下政府对于威海卫租借地和英国今后在中国用其他方式得到的一切领土以及荚国现在或将来保有的一切利益范围,准备发表贵国政府所希望的声明,只要其他有关国家也发表类似的声明。

——1899年11月30日英国照会

(1)根据材料一,分析“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试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国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反应?为何英国首先发表宣言和照会?
2.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歌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
(2)诗歌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歌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歌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3.
材料一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民主政治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材料二伴随新中国成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已构建起来。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未能充分显现出来,“法治”欠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举一例说明。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

2.单选题(共15题)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点的是
A.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
C.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
D.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
5.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向近代化迈进
B.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
C.中国与列强走向“和好”
D.近代中国外交走向了独立自主
6.
有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文中的“这个方向”是指
A.借用西方的基督教和儒家大同思想发动群众
B.坚持将反封建与反侵略结合起来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资本主义,追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7.
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
A.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
B.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
D.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
8.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
A.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B.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9.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10.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11.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12.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作战打响
D.南京解放,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13.
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
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
1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A.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原则
B.扩大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C.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原则
D.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15.
中共八大提出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这一决策
A.实现了政府工作的拨乱反正
B.偏离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
C.为新中国法建设指明了方向
D.表明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行
16.
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
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
17.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18.
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邓小平在此强调了
A.“一国两制”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
B.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区行政事务
C.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
D.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

3.选择题(共3题)

19.

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0.

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1.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略{#blank#}1{#/blank#}

辩{#blank#}2{#/blank#}

违{#blank#}3{#/blank#}

磅{#blank#}4{#/blank#}

拴{#blank#}5{#/blank#}

络{#blank#}6{#/blank#}

辨{#blank#}7{#/blank#}

伟{#blank#}8{#/blank#}

傍{#blank#}9{#/blank#}

栓{#blank#}10{#/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