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編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国王开始保护它的利益。以便依靠它的帮助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一切国家里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律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君主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久则情亲而弊生、“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通过《监察六事》、《巡按察六》、《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史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唐代,监察御史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史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雅典公民在监察官员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以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议会的监督职能……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监督对象采用不同手段,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只有犯有严重的不法行为时,才由议会两院弹劾、免职。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在监察官员任用方面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2.单选题- (共21题)
A.“解负令”使平民获得经济独立 | B.大部分官职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
C.“陶片放逐法”保护了雅典民主 | D.以新的行政选区取代了部落选区 |
A.经济富庶农业发达 |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
C.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
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
A.公民大会制 | B.差额选举制 | C.抽签选举制 | D.精英民主制 |
A.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B.主要调节公民间的债务纠纷 |
C.促进了罗马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体现了公平理性的立法理念 |
①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②维护了贵族的某些特权
③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④在内容上涉及家庭关系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 B.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
C.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 D.议会主权仍有待确立 |
A.表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 B.违背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 |
C.严重破坏了分权制衡机制 | D.反映了总统对国会制约增强 |
A.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 |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
A.总统可否定国会制定的法案 |
B.将立法权机构分成参众两院 |
C.众议员按各州人口多少选出 |
D.对选民资格进行严格的限制 |
A.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
B.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 |
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
D.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
A.资产阶级派系林立 |
B.君主派不想退出历史舞台 |
C.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
D.国内外敌人进行极力破坏 |
邦国 | 普鲁士王国 | 巴伐利亚 | 萨克森 | 符腾堡 | 巴登 | 黑森 | 梅格棱堡—许威林 |
票权 | 17 | 6 | 4 | 4 | 3 | 3 | 2 |
由此可见,德意志帝国
A.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
B.普鲁士在帝围拥有特殊的地位 |
C.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
D.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
A.专制主义色彩 |
B.军国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A.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 |
B.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 |
C.保障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
D.使得责任制内阁形成 |
A.解决了各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
B.总结了大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 |
C.契合了二战前法国的实际国情 |
D.实践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原则 |

A.美国文化的多元性 |
B.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
C.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
D.各州宣传自己的优势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