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19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編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国王开始保护它的利益。以便依靠它的帮助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一切国家里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律之间的关系。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君主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久则情亲而弊生、“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通过《监察六事》、《巡按察六》、《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史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唐代,监察御史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史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雅典公民在监察官员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以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议会的监督职能……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监督对象采用不同手段,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只有犯有严重的不法行为时,才由议会两院弹劾、免职。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在监察官员任用方面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2.单选题(共21题)

3.
在古雅典,如果一位公民的名字被大多数人写在陶片上,他将被放逐。这种情况开始于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苏格拉底执政时期
4.
“黄金时期”“希腊的奇迹”“希腊的光荣”“民主的鼎盛”,这些是人们在提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明时通常所用到的一些称赞。与这些评语相符的史实是
A.“解负令”使平民获得经济独立B.大部分官职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C.“陶片放逐法”保护了雅典民主D.以新的行政选区取代了部落选区
5.
公元前5世纪,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雅典
A.经济富庶农业发达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C.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6.
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主要反对雅典民主政治中的
A.公民大会制B.差额选举制C.抽签选举制D.精英民主制
7.
罗马法规定,债权人获得的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罗马法
A.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主要调节公民间的债务纠纷
C.促进了罗马资本主义的发展D.体现了公平理性的立法理念
8.
《十二铜表法》仍维持父亲的权威,父亲可以审判儿子、判他死刑或者将他卖掉:父亲在世时,儿子永不算是成年人。这体现了该法律
①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②维护了贵族的某些特权
③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④在内容上涉及家庭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
10.
1760年乔治三世继任英国国王,为了控制内阁,他不停地撤换首相。大臣们由此认识到:首相得不到国王的充分信任很难立足。然而,当时的另一种情况是: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很难立足。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B.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C.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D.议会主权仍有待确立
11.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他罢免了约20位内阁高级官员,包括国务卿、联邦调查局长、代理司法部长、白宫幕僚长等核心官员。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的做法
A.表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B.违背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
C.严重破坏了分权制衡机制D.反映了总统对国会制约增强
12.
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英国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
A.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13.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需要“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1787年宪法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总统可否定国会制定的法案
B.将立法权机构分成参众两院
C.众议员按各州人口多少选出
D.对选民资格进行严格的限制
14.
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这一事件表明
A.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B.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
C.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D.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15.
1791年至1870年的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交替经历了15种不同政体,发生了“至少4次革命、2次政变和3次外国势力的干预”。这一结果取决于法国
A.资产阶级派系林立
B.君主派不想退出历史舞台
C.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国内外敌人进行极力破坏
16.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表:
邦国
普鲁士王国
巴伐利亚
萨克森
符腾堡
巴登
黑森
梅格棱堡—许威林
票权
17
6
4
4
3
3
2
 
由此可见,德意志帝国
A.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B.普鲁士在帝围拥有特殊的地位
C.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D.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17.
“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8.
"19世纪初,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席分配仍沿用中世纪的方式,传统选区大多已经衰败了”而后来发展起来的一些新兴城市,有很多没有选举资格……虽然这场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使英国至此走上了坚定的改革之路。”英国这场改革
A.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
B.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
C.保障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D.使得责任制内阁形成
19.
1875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并非系统完整的宪法,但却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65年)。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
A.解决了各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B.总结了大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
C.契合了二战前法国的实际国情
D.实践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原则
20.
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下,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宪法,宪法确立了法国为(    )
A.君主政体B.君主专制政体
C.君主立宪政体D.共和政体
21.
美国的车牌是由各州发放的,为突出其特色,各州都用本州的象征性图案或宣传词来装饰车牌,以此来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如下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文化的多元性
B.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C.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D.各州宣传自己的优势
22.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3.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创立了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C.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