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湖南省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19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涌现出一批好读嗜书,工诗能文的杰出女性。浙江钱塘女子吴柏“未嫁而夫卒”,她在写给姐姐的一封信中说:“诵《金石录》令人心花怒放,肺肠如涤。”当父亲警告她吟诗赋词不是女性职责的时候,她回信说:“女子于此道,似有天缘。”大诗人王隼之妻孟齐,能诗善文,与其夫“倡随拈韵,雅相得也”,其女瑶湘亦能诗。李贽坚决反对“妇人不堪学道”的观点,公开招收女学生。学者吕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闺范》,书中主要阐述了女子的教育是所有教化的根源,接受良好教育的女子能成为贤妻良母。该书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好评,又经责妃郑氏作序,大加推崇,并重新刻板。
——摘编自马兆政《中国古代妇女名人》等
材料二英国曾有句俗语“男人耕地,女人守锅台”。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出现了全国妇女宪章协会。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57.75%,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代女性好读和英国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女性与英国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差异。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性别平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国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

——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单选题(共13题)

3.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时人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目的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
C.提高自己政治地位
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4.
1938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暂行撤离海军部,其经管事务,并归海军总司令部管理;实业部改为经济部,军事委员会下属的第三部(国防工业),第四部(国防经济)并入经济部;铁道部及全部经济委员会公路部分并入交通部。这一调整反映国民政府
A.竭力塑造战时政府形象B.适应了抗战新形势需要
C.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5.
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6.
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B.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
C.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D.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7.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解决土地问题,而法国大革命时期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后世的史学家们,有些人肯定了英国的做法,而有些人则肯定了法国的做法。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A.运用现代化史观者肯定了英国,而运用革命史观者肯定了法国
B.采用道德标准者肯定了英国,采用生产力标准者则肯定了法国
C.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产力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D.前者站在新贵族立场上看问题,后者站在农民的立场上看问题
8.
下面是1867—1879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币单位:千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时间
茶叶
生丝
其他
担数
货值
比重
担数
货值
比重
货值
比重
1867—1869年
1427636
32526
56.04%
50273
18250
31.44%
7265
12.52%
1870—1874年
1635512
35153
52.69%
62015
22468
33.67%
9099
13.64%
1875—1879年
1875508
34393
48.22%
73290
22295
31.25%
14644
20.53%
 
A. 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 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
C. 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显著    D. 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9.
1872-1890年,洋纱在华销售几乎每年都在跌价,最低时曾下跌1/3以上;洋布在华销售跌价的程度比洋纱更甚,但洋布进口增加不如洋纱迅速。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沦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B.传统手工纺纱业遭到沉重打击
C.大量利用进口洋纱发展机器纺织业
D.土布比洋布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10.
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11.
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此事实反映了
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B.蒙元时期儒学居于独尊地位
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D.周边少数民族融人中原文化
12.
“这些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下列作品与材料所指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B.C.D.
13.
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石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该实验得出的理论
A.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B.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
C.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14.
在《新青年》与《东方杂志》对垒的文化论争中,陈独秀认为中西文化不同,宣扬“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杜亚泉则提出:不要把科学视为“信条”,主张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论争中的共同点是
A.认为西方文化出现认同危机
B.对西方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C.重新定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主张调和中西文化面临的冲突
15.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
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资本主义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