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7题)
1.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彝民地区,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呼吁全体彝族民众“赶快团结起来,把军阀驭逐;设立夷(彝)人政府,夷(彝)族管理夷(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开始探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始建立 |
C.民族政策有利于红军的战略转移 |
D.红军驱逐西南军阀创建革命根据地 |
2.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对这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大战”指的是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围剿 |
B.“建国”打算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C.此电报的本质意图是为内战争取有利时机 |
D.这是中共邀请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的电报 |
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认为:“14年抗战”的提法,……意味着“九一八”以来可歌可泣的壮烈抗战,被认可被还原;……对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是有力回击,……有利于对日本侵略罪行的完整揭露。对于这种看法(“14年抗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强化了对日本侵华罪行的控诉 |
B.体现了对以东北抗联为代表的抗日力量的尊崇 |
C.抨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历史观 |
D.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
4.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权利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反应了法国、英国、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
B.分别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
C.分别体现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
D.标志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社会主义分别在法、英、中最终确立 |
5.
清华大学学者阎学通说:“关于冷战后世界进入‘多极化’,人们的看法并不相同。我认为,多极化的判断与客观实际并不一致。……世界格局的两极化已经开始,并不存在多极化问题了。英国“脱欧”带来欧盟的进一步衰落,由此会加快两极化的进程,估计会比2023年早3-4年,也就是说2020年两极格局有可能定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化”是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延续 |
B.从根本上否定当前“一超多强”格局的观点 |
C.观点的提出立足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 |
D.英国“脱欧”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6.
二战后,杜鲁门总统认为美国的敌人被另外一个扩张极权主义敌人所取代,当时两位国务卿马歇尔和艾奇逊都非常赞同总统这一评估。同许多美国商人一样,杜鲁门总统得出了国家不会繁荣,除非世界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复兴这一结论。下列对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理解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帮助欧洲市场复兴经济 | B.源于对苏联极权主义的不满 |
C.是美国垄断资本家和商人驱使所致 | D.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目的 |
7.
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己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缺乏市场经济观念 |
B.西方人注重社会调查,看到了中国的进步 |
C.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在了现代环保意识上 |
D.美国政府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所以肯定中国 |
8.
汉乐浪王盱墓发掘中,有漆杯出土,底有铭文:“建武三十一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洎木侠紵杯,二升二合,素工伯、髹工鱼、上工广、洎工合、造工隆、造护工卒史凡、长匡、丞頠、椽恂、令史郎主。”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漆杯是由官营手工业生产 |
B.漆杯生产中进行了专业分工 |
C.漆杯的制作工艺复杂繁琐 |
D.漆杯可从当时市场大量购得 |
9.
下图是1985年山西省朔县出土的汉代彩绘铜雁鱼灯。采用传统的禽鸟衔鱼的艺术造型。此釭灯由雁衔鱼、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分铸组合而成。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调整挡风和光照,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可纳烟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的青铜铸造开始繁荣 |
B.造型艺术体现了古代的环保意识 |
C.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
D.说明当时山西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
10.
唐未至宋初,中国政坛有“不相南人”的说法。宋真宗以南方人王钦若为宰相,首开先河。此后担任宰相的南方人逐渐增多,到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变法的熙宁新党,大多是南方人。下列各项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带动文化重心南移 |
B.支持变法的南方人比北方人多 |
C.南方学风更加激进和开明 |
D.理学由北向南逐渐传播 |
11.
盐铁专卖制度起始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对盐和铁一起实行专卖。秦商鞅变法,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不佐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下列对这一政策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使封建国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 B.没有直接征税,人民的反感较少 |
C.实质上是与民争利的剥削方式 | D.是中国古代国有经济的一种尝试 |
12.
山西柳林《杨氏家谱》认为:“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农工商皆本的观念 | B.体现重农抑商观念 |
C.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 | D.体现人生应有敬业观念 |
13.
1880年,英国通过《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以此目的而垫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会议员中工人阶级比例上升 |
B.工业革命有利于缓和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
C.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
D.超前消费引起经济危机 |
14.
“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挡早该实行的基本制度改革的压力。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海外殖民活动使西班牙积累了大量财富 |
B.海外殖民活动是西班牙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
C.海外殖民活动延缓了西班牙的社会变革进程 |
D.海外殖民活动推动了英荷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
15.
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
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 |
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
16.
左宗棠收复新疆,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当时的英国人曾这样评价:“乾隆时代以来,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辉煌成就”。下列有关收复新疆的史实,正确的是
A.左宗棠制定“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 |
B.1876年,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 |
C.1880年,左宗棠在喀什噶尔建立抗俄军事基地 |
D.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回伊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