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朝贡贸易,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在中国古代,每一次官方使节的往返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易”。当然,在朝贡贸易中,中国王朝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只是在这一贸易体系中,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奢侈消费的需求大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他们的根本动机是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而对奢侈性消费的需求又使官方外贸的着眼点放到使用价值上,不注重货币的增值。西汉桑弘羊就主张“天下高我下,天下轻我重”,即低价出口,高价进口,使转口商人获取超额利润,而封建政府则得到使用价值的满足。
——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稳定经济,在多国协调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在这﹣体系下,三大国际机构产生——世界银行前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前身GATT.同时,买现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构等。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体系演化为被学术界称为牙买加体系的现行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多元化;储备货币多儿化;黄金非货币化等。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
——摘编自许珊珊《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并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现代贸易体制的演变,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主要不同之处。
材料一朝贡贸易,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在中国古代,每一次官方使节的往返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易”。当然,在朝贡贸易中,中国王朝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只是在这一贸易体系中,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奢侈消费的需求大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他们的根本动机是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而对奢侈性消费的需求又使官方外贸的着眼点放到使用价值上,不注重货币的增值。西汉桑弘羊就主张“天下高我下,天下轻我重”,即低价出口,高价进口,使转口商人获取超额利润,而封建政府则得到使用价值的满足。
——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稳定经济,在多国协调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在这﹣体系下,三大国际机构产生——世界银行前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前身GATT.同时,买现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构等。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体系演化为被学术界称为牙买加体系的现行货币体系:汇率制度多元化;储备货币多儿化;黄金非货币化等。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
——摘编自许珊珊《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并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现代贸易体制的演变,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主要不同之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也就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是一个生产集中化的过程。工业革命前的土地制度,使农民只能分别在许多分散的小块土地上进行耕作。圈地运动虽然对许多农民来说并不公平,但是土地集中后可以进行彻底的技术改良,生产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可以为纺织工业生产大量的羊毛。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了工厂的工人,也为新产生的工人阶级埋下了伏笔。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也就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是一个生产集中化的过程。工业革命前的土地制度,使农民只能分别在许多分散的小块土地上进行耕作。圈地运动虽然对许多农民来说并不公平,但是土地集中后可以进行彻底的技术改良,生产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可以为纺织工业生产大量的羊毛。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了工厂的工人,也为新产生的工人阶级埋下了伏笔。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
材料 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全国划为十道,置军府634个,其中关中地区占261个,占全部军府的41%,形成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格局。还将骠骑府、车骑府改为折冲府,以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分任正、副统将。所有军府均隶属于12卫府及东宫六率。折冲府分为三等,担任宿卫、镇戍和征战的任务。至此,府兵制趋于定型和成熟。《新唐书·兵志》称:“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军府和地方长官无隶属关系,但州刺史也负有一定的军事责任。如征发府兵时,朝廷向州刺史、折冲都尉同时下符契,会同勘契后才能发兵。又如对练兵也有检查督促职责,加上州刺史品位较一般折冲都尉为高,故习惯上有上下级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材料 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全国划为十道,置军府634个,其中关中地区占261个,占全部军府的41%,形成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格局。还将骠骑府、车骑府改为折冲府,以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分任正、副统将。所有军府均隶属于12卫府及东宫六率。折冲府分为三等,担任宿卫、镇戍和征战的任务。至此,府兵制趋于定型和成熟。《新唐书·兵志》称:“府兵之道,居无事则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军府和地方长官无隶属关系,但州刺史也负有一定的军事责任。如征发府兵时,朝廷向州刺史、折冲都尉同时下符契,会同勘契后才能发兵。又如对练兵也有检查督促职责,加上州刺史品位较一般折冲都尉为高,故习惯上有上下级关系。
——摘编自《中国古代兵制·唐朝兵制》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兵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2.单选题- (共6题)
4.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
C.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5.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 户数 | 户数比例 |
20以下 | 24 | 17.3% |
20~130 | 103 | 74.1% |
131~300 | 10 | 7.2% |
300以上 | 2 | 1.4% |
小计 | 139 | 100% |
A.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
B.自耕农经济盛行 |
C.均田制破坏严重 |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6.
以下为“工业产值世界份额变化表”。据此可以推知
国家 | 175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900年(%) |
英国 | 1.9 | 9.5 | 19.9 | 18.5 |
美国 | — | 2.4 | 7.2 | 23.6 |
印度 | 32.8 | 29.8 | 19.7 | 6.2 |
中国 | 24.5 | 17.6 | 8.6 | 0.7 |
A.世界格局发生剧变 |
B.中国制造业持续衰退 |
C.世界市场已然形成 |
D.文明正在碰撞与冲突 |
7.
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 |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
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 |
D.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
8.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