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1526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3

1.判断题(共5题)

1.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2.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3.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导致井田制日渐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4.
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并终于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5.
道光年间,北京的戏曲艺术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在不断发展中形成崭新的剧种一—京剧。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6.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衣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 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车未有之大变局' 清政府开展了 “自强”运动, 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革命”后民族资本主又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_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 “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 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校佼者。

——《百年巨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7.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单选题(共21题)

8.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A.组成“四百人会议”
B.发放公职津贴
C.颁布“解负令”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9.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
A.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B.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C.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D.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 法制化 B. 民主性 C. 普选制 D. 反封建
11.
有人认为“德意志的帝国体制是强有力的,但不是民主的”。《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中有助于说明这一观点的内容有
①帝国皇帝拥有创制法律等权力
②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③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选派的代表组成
④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
2012年7月5日,南京召开抗战75周年座谈会,在座谈会期间,南京学术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A.图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3.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
14.
有学者评述到:“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下列事件发生在这场战争期间的是
A. 黄海海战
B. 反割台斗争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15.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16.
2012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访华,为进一步夯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签署《中俄联合声明》,涉及能源、军事、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合作。新中国成立之初能见证中俄友谊的史实不包括
A. ***访苏
B.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C.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 共同参加万隆会议
17.
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 “几雕”是指 ①稳定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曾写道,“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1939年时,任教于云南大学的白寿彝应邀到重庆中央大学讲学,并想体验“九十年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工具,那么他可以选择乘坐①轮船②火车③飞机④汽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A.赋税征收以实物为主
B.闭关政策下农民负担较重
C.各关口税率不尽相同
D.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20.
2012年,在广州动物园发现并挖掘出4座砖室墓,分属东汉、南朝、隋朝和明代,在考古现场肯定不会发现
A.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
B.精美的青花瓷
C.极具审美价值的粉彩瓷
D.成套的青瓷冥器
21.
1820~1870年,英、法、德、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一直占70%以上,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占50%左右。下图是英国的两项比重,从图示中可以得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工业革命失去活力,英国地位下降
C.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D.英国取得工业和贸易的霸权地位
22.
俄“邓小平理论”专家斯米尔诺夫认为:邓小平的“黑猫白猫”理论本身是“务实主义”的。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②“双百”方针的提出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④南方谈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3.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24.
下面的统计表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外科技史时制作的,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A.AB.BC.CD.D
25.
“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绝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
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
26.
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27.
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创作的文艺作品包括①《茶馆》②《蔡文姬》③《渔光曲》④《青春之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8.
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A.用暴力革命的手段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B.制定新经漭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发表《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4.选择题(共3题)

29.

下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30.

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  )

31.

下列函数是一次函数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