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衣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 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车未有之大变局' 清政府开展了 “自强”运动, 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革命”后民族资本主又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_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 “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 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校佼者。
——《百年巨商》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单选题- (共21题)
A.组成“四百人会议” |
B.发放公职津贴 |
C.颁布“解负令” |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
A.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
B.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
C.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
D.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A. 法制化 B. 民主性 C. 普选制 D. 反封建
①帝国皇帝拥有创制法律等权力
②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③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选派的代表组成
④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图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A. 黄海海战
B. 反割台斗争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A.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A. ***访苏
B.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C.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 共同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赋税征收以实物为主 |
B.闭关政策下农民负担较重 |
C.各关口税率不尽相同 |
D.政府推行抑商政策 |
A.用灌钢法锻造的宝剑 |
B.精美的青花瓷 |
C.极具审美价值的粉彩瓷 |
D.成套的青瓷冥器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
B.工业革命失去活力,英国地位下降 |
C.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
D.英国取得工业和贸易的霸权地位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②“双百”方针的提出
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④南方谈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 | 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
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 | 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 |
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A.用暴力革命的手段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
B.制定新经漭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俄国经济 |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发表《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4.选择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