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封浜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144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5

1.单选题(共8题)

1.
一纸新闻海上传,旁搜博采广敷宣,所闻所见未闻见,拉杂书成日日编”。这则竹枝词最有可能描写的是
A.上海广方言馆
B.《申报》
C.《时务报》
D.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2.
近代中国跳出科举制度的束缚,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最早开始于
A.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B.维新派创办的学堂
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清政府“新政”废科举
3.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语)马克思提到的“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的农耕经济和专制统治使然
B.清朝皇帝不需要任何国外的手工业物品
C.中国根本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的需要
D.郑和下西洋这种做法没有持续下去
4.
研究原始农耕聚落最直接的证据应是
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C.甲骨卜辞
D.青铜铭文
5.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农耕文化的发达
C. 旅游业的发展
D. 战略位置的重要
6.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文中“豪人”指当时的
A. 封爵将领
B. 豪强地主
C. 僧侣贵族
D. 江南巨贾
7.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论某一人物时说:“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里所说的“他”是
A.马克思
B.列宁
C.***
D.邓小平
8.
唐蕃联姻成就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
A.A
B.B
C.C
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