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6140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7

1.判断题(共1题)

1.
在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以来共同追寻的目标。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曹汝霖。
改正:
(2)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改正:
(3)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改正:
(4)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改正: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转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智慧。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中心的转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的因素,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表现在哪些国家或地区。
(科技中心的转变)
材料二: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2)依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成为第二个中心的政治因素?
(3)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对我国发展有何启示?
3.
某校九(4)班历史学习小组阅读某版《世界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1)目录反映的推动“走向全球大一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请列举19世纪末以前发生的二例并说明理由。
(2)27章叙述:“在19世纪中期,面对工业化和民主化,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目录反映了第四部分叙述的视角是什么?

3.单选题(共7题)

4.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A.甲午中日战争
B.五四运动
C.全面抗战爆发
D.中华民国成立
5.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人口南迁的情况。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
B.南方经济发达
C.南方统治者休养生息
D.南方交通便利
6.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 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 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7.
流行语是时代的反映,下列流行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②“公私合营、改造”
③“大包干,承包制”
④“全球化、地球村”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8.
《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唐太宗治国措施为
A.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B.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C.广开言路,选用良吏
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9.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A
B.B
C.C
D.D
10.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B.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C.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
D.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

4.填空题(共3题)

11.
回顾周年大事,定格历史瞬间
(1)90年前,井冈山会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强的部队是  
(2)80年前的  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3)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2.
有国才有家,感悟家国情怀。
(1)元朝时期设立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乾隆帝时在  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3)新时期我国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1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我共努力。
(1)明朝时  ,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  学说的正确。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二战结束后成立的  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世界性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