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4章第3课 圣雄甘地(测试)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136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我所知,我们的斗争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不是因为印度正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为争取解放而采取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曾为历史上有过记录的任何民族所采用。
——甘地《论非暴力》
材料二 

甘地摇纺车纺纱  甘地在“食盐进军”途中
材料三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
——泰戈尔
(1)材料一中“独一无二”的方式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是如何实践上述方式的?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印度人民“永远牢记着他”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2.
对1920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下列最确切的理解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3.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的胸怀,革命家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印度出现盐荒
4.
1948年蒋介石在甘地遇刺后写下了下面的吊唁词,现收藏在印度甘地博物馆。1948年1月,刺杀甘地的是一名
A.英国殖民当局
B.狂热的印度教徒
C.狂热的伊斯兰教徒
D.国大党的激进分子
5.
(题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阿姆利则惨案
B.土布运动
C.食盐进军
D.甘地遇刺
6.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A.恢复行会式工业组织
B.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
C.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D.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7.
一位20世纪的历史人物,在从事民族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身体力行展现了“只有完全实现非暴力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真理”,而他的宿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昄依真理和非暴力”。该历史人物的主张最有可能是
A.不对殖民政府缴税B.停止社会一切生产
C.担任殖民政府公职D.反对妇女参与政治
8.
(题文)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A.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B.英国殖民者改变了统治策略
C.运动达到了预期目的D.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
9.
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下列对甘地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领袖B.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C.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任何幻想D.甘地的斗争思想和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