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12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9/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洪武年间先后设立北平行省和北平布政司,对今京津冀一带实行管理。明迁都北京后,京师宫廷、百官及军队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及各类物资,主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京,而天津是重要的转运中心,水陆交通将北京、天津及河北一带连通起来。为守卫京,清朝除在京津冀地区布防八旗兵外,还设立了正定镇、天津镇等七镇绿营兵。清雍正二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辖区包括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地区。明清时期,今津冀一带有许多商人来家贩粮,北京也吸纳津冀之土特产等。《河间府志》老七记载,该地贩盐商人来自沧洲、天津,贩木材商人来自真定(今河北正定)。

——摘编自肖立车《明清时期的“京津冀一体化”》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而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翼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材料三:1981年,华北地区成立了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开展区域经济联合。1986年,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提出环渤海区域合作问题,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随着长江三角洲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2004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转向规划的编制工作,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合作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摘编自魏丽华《建国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阶段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初“京津冀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
2.
围绕研究的主题搜集历史
材料 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流程之一。以下是某学者针对“西方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研究搜集的材料 。
材料一:规则I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规则Ⅱ因此,对同类的自然效果,应尽可能归之于相同的原因。……规则IV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资料二:
我们所说的启蒙运动是历经数代而逐渐形成的,起初是一种个人思想,到了18世纪40年代晚期才成为一场自觉的运动……启蒙思想家之间时常会就各种问题的答案发生分歧。但是,他们的团结使其很清楚,谁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这就是现状以及支持现状的各种力量,尤其是基督教和教会,同样,他们也都知道他们共同面临着哪些疑问和问题。这些启蒙思想家拥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启蒙思想家们坚信,为了在尘世谋求更好的生活,人类必须掌提自己的命运,必须尽一切可能扩大这种掌控。正是基于这种共识,他们才固结在了一起。

——莱斯特·克罗克《启蒙时代》

资料三:视觉资料

史家解读:没有哪幅作品比英国艺术家约瑟夫·赖特所创作的《空气泵实验》更好地展现启蒙运动了。面画正中是一场实验;实验显然做成功了,因为在那个抽空了空气的密闭玻璃杯中,小鸟已奄奄一息。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一个人以精神。

——据丹尼斯·舍曼A·汤姆·格伦费尔德等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哪一资料是研究相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哪一资料是第二手资料,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的科学研究方法出现了怎样的“革命”?这场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启蒙思想家能够“团结在一起”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空气泵试验》是如何“更好展现启蒙运动”的?资料一、二、三体现了“科学革命和启蒙时代”怎样的基本特征?

2.单选题(共8题)

3.
《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
C.过渡性
D.人民性
4.
《后汉书》卷七十六《王景传》载:建初八年(公元83年),王景任庐江(地处准南江北)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荒废,教用犁耕,由是耕辟倍多,境内丰给。”这反映出当时庐江地区
A.农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B.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解
C.农业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农业灌溉耕作技术革新
5.
下表为二战后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美国尚未支付的外国银行债务
1951
33.5
22.9
8.9
1968
38.7
10.9
38.5
 
此表说明了
A.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
B.美元不再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C.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断变化,储备资产不断减少
D.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逐渐丧失
6.
2008年度动画巨制《功夫熊猫》在展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 也倡导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这—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A.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优越性B.加速了全球文化同质化进程
C.推动了影视产业商业化运作D.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发展
7.
下面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B.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D.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
8.
图示为近代黑三角贸易示意图,据图可知三角贸易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殖民扩张
C.是欧洲资本输出表现
D.加速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9.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0.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逐渐放纵不羁。太宗问群臣:“当今国家何事最急?各为我言之。”高士廉认为应先抚养百姓,刘洎首推安抚边塞,褚遂良认为钦定名分最重要,太宗极为认可褚遂良。不久,废李承乾另立他人。这体现了唐朝
A.君王独裁趋势不断加强
B.封建等级思想根深蒂固
C.各种社会矛盾逐渐突出
D.君臣互动化解政治难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