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与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材料一 工业化使人们不再相信中世纪神定的等级秩序,转而相信个人拥有天赋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自由在民族或民族国家而非王朝国家内才能得到保障。……在经济层面:民族国家可以提供没有关税和配额险制的、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贸易的自由大市场,并因此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在19世纪的西欧,民族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在当时西欧人普遍认为,只有民族国家才能够或似乎能够满足民族成员相对安全,自由的要求和实现他们对未来的希望,扩充军备、对外殖民扩张、建立势力范围可以使民族国家更强大。民族国家越强大,民旋成员的生存条件就越好,民族世代存续也就更有保证。
——摘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一些先进中国人的现代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觉醒了。沿海的改革者属于近代中国人向民族主义转变的第一代。包括容阂,伍廷芬、王韬,郑观应等人。当殖民者夸耀西方的文明和强盛、贬低中国文化传统时,个人和国家的羞耻感融为一体,成为民族主义激情的丰富来源;同时他们认为国家强盛的关键庄于统治者与人民之间有一种密切的信任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丙方受到代议制政治制度的推动。内池的改革者、如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等人在普遍接受了变革之后,也明显向民族主义方向发展。冯桂芬向励胞力陈要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为耻,以此唤起国人自强的心理、郭嵩焘道过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比较,形成了民族主义的思想框架。薛福成则关注收回治外法权和提高关税等问题。到20世纪第一年,“民族主义”的概念由梁超引入中国,在中国滋生蔓延半个世纪之久的民族主义意识第一次得到了正式、明确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华夏中心主义最终转化成民族主义。——摘自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西欧民族主义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0题)
A.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
B.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
C.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
D.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
A.是现代共和政制的典范 |
B.强调政党的政治作用 |
C.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 |
D.与小国寡民的国情相适应 |
A. 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 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 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 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A.各州拥有一定独立性 |
B.联邦法院是国家权力中心 |
C.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
D.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 |
①国王掌握国家财政大权
②国王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大权
③贵族重臣与城市代表享有立法之权
④国王地位崇高但权力受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A.邦联制 |
B.联邦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
A.司法从属立法 |
B.分权原则落空 |
C.司法权的弱势 |
D.司法保护缺失 |
A.英国议会 |
B.英国贵族 |
C.英国民众 |
D.英国王室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
B.责任内阁实行独裁统治 |
C.国王的权力远远大于议会的权力 |
D.多数英国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A.欧洲人消费水平较高 |
B.工业革命使物价大涨 |
C.前者反映了商业革命 |
D.后者反映了价格革命 |
A.引起了商业革命 |
B.引起了价格革命 |
C.开始了殖民扩张 |
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
A.符合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
B.直接引发了法英国之间的战争 |
C.使法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 |
D.与工业化的潮流背道而驰 |
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
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
C.以“人性”反对“神性” |
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
3.选择题- (共8题)
下图陈桥驿纪念馆匾额上三个烫金的大字“陈桥驿”,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你知道这“一人”是谁吗?( )
下图陈桥驿纪念馆匾额上三个烫金的大字“陈桥驿”,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你知道这“一人”是谁吗?( )
下图陈桥驿纪念馆匾额上三个烫金的大字“陈桥驿”,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你知道这“一人”是谁吗?(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