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932年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材料二 1940年大事记(部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并分析该战役的影响。
材料一 1929年—1932年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材料二 1940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3月30日 | 汪精卫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
5月10日 | 德军入侵西欧,多国沦陷。 |
6月14日 | 法国投降。 |
6月18日 | 枣宜会战结束。中方损失惨重,张自忠牺牲,日军占领宜昌。 |
7月22日 | 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预备命令》:“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线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似此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更加动摇,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兴奋抗战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
8月1日 | 日本外相第一次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
8月20日 |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战役历时三个半月,歼敌四万多人。 |
——据张天社《百团大战的直接原因和战略目的辨析》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探索出的革命道路,并概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并分析该战役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政治的这种进一步的民主化,是在五年来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九四九年建国之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我国国内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人士的代表人物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五年来有效地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共同纲领,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逐渐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逐步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今天所实行的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修改通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宪法通过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我国政治的这种进一步的民主化,是在五年来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九四九年建国之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我国国内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人士的代表人物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五年来有效地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共同纲领,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逐渐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逐步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今天所实行的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人民日报》社论《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新阶段》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民民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并概述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2)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修改通过的?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宪法通过的历史意义。
2.单选题- (共25题)
3.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曾就长征作过如下精辟的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
B.遵义会议的召开 |
C.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 |
D.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
6.
事件发生时,蒋介石正在江西“督剿”红军,他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行动,听候中央处理”。该“事件”是
A.一二八事变 |
B.长城抗战 |
C.华北事变 |
D.九一八事变 |
7.
“假如你们同我们的统一战线,你们我们同全国各党各派各界的统一战线,一旦宣告成功的话,那么你们我们及全国人就有权利高呼:让那些汉奸卖国贼以及一切无气节的奴才们,在日本帝国主义暴力前面高喊‘中国无力抗日’吧!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是誓不投降,誓不屈服的!”材料中“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B.《抗战自卫声明书》的发表 |
C.《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
D.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8.
***、张闻天、刘少奇曾发电给朱德、彭德怀等:“根据上述方针,应即在河北、山东平原划分若干游击军区,并在各区成立游击司令部,有计划地系统地去普遍发展游击战争,并广泛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这主要是为了
A.适应城市中心道路受挫的需要 |
B.贯彻落实洛川会议的路线和精神 |
C.集中力量对日寇发动最后一战 |
D.为淮海、平津等战役做好准备 |
9.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晋冀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文中“我军”的番号应是国民革命军
A.第三十三集团军 |
B.第十八集团军 |
C.新编第四军 |
D.第十九路军 |
12.
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他叙述的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3.
在反割台无望的情况下,唐景崧建立了台湾民主国,他自己为民主国大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并兼全台义军统领,奉刘永福为民主国大将军,林维源为议长,在反割台斗争中发挥了领导机构的作用。下列台湾民主国解读不正确的是
A.对清政府政策不满 |
B.借鉴西方政治 |
C.利于台湾军民联合 |
D.打击清朝统治 |
14.
在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大量电文中,仅1934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前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的各类命令和指示就有100多个,大多标注“十万火急”、“万万火急”字样,足见当时
A.第五次“围剿”前山雨欲来之紧迫 |
B.华北事变之际国家局势之危难 |
C.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紧迫与仓促 |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之必要 |
15.
1937年8月,***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
17.
标志性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标志性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③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①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③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题为《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谈话,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下列各项,属于“九条方针政策”的是
A.一国两制 |
B.国共对等谈判 |
C.主权换治权 |
D.民族区域自治 |
20.
1957年,周恩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上说:“既然我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能和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共同合作,团结在一起,那么,怎么能够设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不能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继续合作下去呢?这是说不出道理的。”这一讲话
A.标志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
B.推进了人民政协制度的初步形成 |
C.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D.号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
21.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下列关于一届人大认识正确的是
①背景是“三大改造”的深入开展
②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①背景是“三大改造”的深入开展
②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3.
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7月7日田中声明到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
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
24.
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首先存在于时间的先后中。按照这一思路,下列事件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
②尼克松访华
③乒乓外交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
②尼克松访华
③乒乓外交
④基辛格秘密访华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④③②① |
25.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迄今为止,已有6个成员国 |
B.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C.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
D.能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精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