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下表内容反映了关羽形象的变化。

——摘编自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 下表内容反映了关羽形象的变化。

——摘编自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简答题- (共1题)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桑弘羊出身于洛阳商人。洛阳处于汉朝中心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已发展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汉武帝时,豪商大贾们利用汉初以来“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皇朝构成严重的威胁。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主持全国的财政经济改革。桑弘羊强调厉行法治的重要性,主张设法奸禁,也常称引儒书,饰以儒术。他认为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城市的繁荣与工商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营工商业是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这种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就是他所说的“开本末之途”中的“开末”。但是,桑弘羊所要开的末,并非豪商大贾所经营的工商业,而是指在封建国家控制下的工商业。他认为,封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事务,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商业部门必须由封建国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对于阻挠封建国家干预经济事务的豪商大贾,必须予以打击。他斥责豪商大贾为“不轨之民”,“困挠公利,而欲擅山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桑弘羊的政治经济思想。
材料 桑弘羊出身于洛阳商人。洛阳处于汉朝中心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已发展为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汉武帝时,豪商大贾们利用汉初以来“开山泽之禁”的政策,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皇朝构成严重的威胁。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主持全国的财政经济改革。桑弘羊强调厉行法治的重要性,主张设法奸禁,也常称引儒书,饰以儒术。他认为使国家富强,必须本末并重,城市的繁荣与工商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经营工商业是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这种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就是他所说的“开本末之途”中的“开末”。但是,桑弘羊所要开的末,并非豪商大贾所经营的工商业,而是指在封建国家控制下的工商业。他认为,封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事务,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商业部门必须由封建国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对于阻挠封建国家干预经济事务的豪商大贾,必须予以打击。他斥责豪商大贾为“不轨之民”,“困挠公利,而欲擅山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政治经济思想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桑弘羊的政治经济思想。
3.单选题- (共4题)
3.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规定
A.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 |
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
D.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 |
4.
唐代史书和小说所载的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多发生在商业区的“市”内,而在宋代的史书和小说中,“坊”中也出现了许多江湖事件或各种案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宋代
A.农业的发展 |
B.理学的形成 |
C.坊市制的变化 |
D.手工业的进步 |
5.
宋人曾说:“(富民)虽田连歼陌,家资钜万,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明清时期的人又说:“夫所谓言民者,制田里,供赋税,给摇役者也。”中国古代”富民”
A.富民没有特权,只是平民 |
B.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
C.是“四民”中的‘士”阶层 |
D.像官僚阶层那样拥有免税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