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09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封建社会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而且是落后的小农经济,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或配以畜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生产主要靠力气,而男人和女人在体质和体力方面又确实存在自然差距,这种客观存在自然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有了男尊女卑的特点。

——摘编自王长煜、张琳敏《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思想》

材料二 一般认为,妇女缠足始自五代南唐后主。……及至宋元之际,妇女已普遍缠足,而以天足为耻了。……元代是蒙古族立国的朝代,不料这个马背民族的男性统治者居然也欣赏女性缠足。……明代妇女的缠足程度,又比元代更进一步。……清代,妇女缠足比以前更甚,竟然到了娶妻以脚大为耻、以脚小为荣的程度,缠足风气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摘编自李洪、高飞寅《从缠足陋习看宋明理学对女性的摧残》

材料三 戊戍变法后,受西方资产阶级“人人有自由权、人人归于平等”思想的影响,金天翮猛烈抨击奴役女性的旧思想和旧制度,倡导男女平权,写成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关于资产阶级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号召女性革命等观点,敲响了女界革命的警钟,极大程度地宣传了男女平等观念。……直至武昌起义爆发,女性们创建了女子军,参军参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开始为争取女性参政而斗争。孙中山也认为,“教育既兴,然后男女可望平权。女界平权,然后可成此共和民国”。“中国知识分子行动起来,解放妇女,抵制西方列强入侵,捍卫中国独立。”

——摘编自冉春燕《论中华民族生育观转变的思想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男尊女卑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妇女缠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男女平等观念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追求爱情与物质享受是人的天性。彼特拉克呼吁人们要热爱尘世生活,认为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大地上建立起城市和社会。他在《歌集》中,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爱情的美好。……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现了现世生活的幸福美好。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新文化倡导者不仅再启人的解放运动,而且将之作为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加以讨论,以致个性解放之声一时响彻云霄。李大钊说,只有个性解放,人人“背黑暗而向光明”,才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出于这一认识,新派人士对压抑个性的封建文化施以异常猛烈的攻击,陈独秀那尽人皆知的名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最能体现新派人士对个性解放的激烈态度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摘编自陈廷湘《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艺复兴运动在思想主张方面的不同点,并简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漠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古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单选题(共30题)

4.
鸦片战争前,中国知识界说到美国的国家元首,很自然的用“头人”“酋长”一类的字眼;鸦片战争后,发现无论用“酋”还是用“皇帝”都名不符实,于是音译了“伯理玺天德”,意译了“总统”来指称美国元首。这说明
A.知识界抛弃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知识界对美国的认识有所加深
C.美国总统制得到国人普遍认同
D.向西方学习进入主动选择阶段
5.
中国古代数学长期使用比较复杂的筹算。宋元后实用性的珠算在社会上逐渐兴起。明清时期作为应用算术书,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多次被翻印改编,时人谓“海内握算持筹之士,莫不家藏。若业举者之于四子书,五经义,翕然奉以为宗”。宋明时期珠算发展是因为
A.商业发展对实用算学的追求
B.科举制提高对算学的重视
C.雕版技术进步推动文化普及
D.重道轻器文化传统的改变
6.
英国工业化起步的最早迹象源于两大领域的联动发展,它们是
A.棉纺织业—蒸汽机
B.蒸汽机—发电机
C.蒸汽机—交通运输业
D.通讯技术—化学工业
7.
武则天称帝前后,按照“上有依于古体,下有改于新文”的设想,亲自创造了十八个新文字(如下图所示),史称“武周新字”。“武周新字”的创造
A.推动了唐代文学艺术发展进入新阶段
B.为后代唐朝文物考证提供了历史信息
C.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字走向成熟
D.顺应了古汉字演变发展的趋势
8.
故宫天安门外的那对华表上面的蹲兽名“孔”,又名“望君归”,每当君王外出不归,这两只狃就劝诫他回宫。这一设计其实正代表了传统文化力量对于君王言行劝喻式的限制。这与董仲舒的哪一主张相近
A.君权神授
B.大一统
C.正君心
D.天人感应
9.
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的兴趣取向比例从7%降至2%,而对于科学的兴趣取向则由1.8%增长至5%以上。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科学发展推动人们思想解放
B.民主革命影响了全社会价值取向
C.人文精神取代宗教神学地位
D.启蒙思想加速了科技革命的到来
10.
17世起末期,受到万有引力启发,欧洲许多人相信,造物主是位数学大师,它在使星 球沿着预定轨道运行后,不干预它所制定的运动法则发挥作用,这意味着
A.世俗世界抵制宗教神学
B.理性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C.自然科学己经过度发展
D.科学思想否定宗教信仰
11.
柏拉图认为,很多戏剧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当作重点的模仿对象,这些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同时摧残理性、滋养情欲。他意在强调
A.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乱
B.戏剧应该取消以净化社会
C.文艺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滥
D.文学艺术必须要富涵美德
12.
自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命进化历史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后,物理学和化学也接受了进化(演化)概念,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过程是不可逆的、随机的,非生命系统也有类似生物进化的、从混沌到有序的演化行为。这表明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具有普适性
B.良好秩序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归宿
C.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可以相互交融
D.自然科学不同领域间有一定共性
13.
有学者认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开始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据材料可知
A.文艺复兴的范围在阿尔卑斯山以南
B.宗教改革的范围在北欧世界
C.文艺复兴对欧洲现代化毫无作用
D.宗教改革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
14.
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马布里描述道:“岛上渺无人烟,天空晴朗,万顷碧波舒人心脾,它吸引我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贫富与共、自由博爱的共和国。我们第一个法令是不得拥有私人财产。”这表明,马布里(  )
A.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存在弊端
B.主张开展无产阶级革命
C.强力抨击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极力鼓动资产阶级革命
15.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16.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你自己
17.
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
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
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
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
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
18.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发现,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这一看法实际揭示了
A.古代中国科技成果丰硕
B.中国传统科技未能转型的原因
C.四大发明科技影响力低
D.医学、地理、化学等人才缺乏
19.
“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这说明元杂剧
A.代表贵族化的文学取向B.取材和用词较通俗
C.更符合下层民众的心理D.超越了宋词的地位
20.
“牛顿是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可以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他能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能同经验相符合。由此….这么科学已无数次地为牛顿自己和他以后的人所证实”。爱因斯坦赞赏经典力学体系,是因为它
A.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
B.启迪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批判运动
C.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和思考方式
D.系统合理完成对自然界认识的理论大综合
21.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B.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C.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
D.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22.
据《科学简史》记载,《物种起源》初版的1250本在发行当天就被有识之士购买一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它
A.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B.动摇了禁锢思想的神创论
C.继承发展了早期的进化论
D.否定了当时对基督的信仰
23.
“……阿什金发明的光镊工具能够‘夹'住微小如原子、病毒以及活细胞等物体,这让研究人员实现了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利用激光来操纵和移动物体与之成就最相关的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普朗克的《论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
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24.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与材料表达思想相符的时代是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5.
20世纪初的《浙江潮》杂志发表文章说:“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权派”。陈旭麓先生就此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否定一个而且像浪圈一样一圈比一圈大的联系。其中“变法派”与“自由民权派”的联系,主要体现于
A.“自由民权派”采用了“变法派”的斗争形式
B.“变法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利于革命思想传播
C.在君主是否保留的问题上两派的态度趋于一致
D.“变法派”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辛亥革命运动
26.
1869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他在《同文馆记》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踱方步。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
B.“向西方学习”新思想尚未萌生
C.传统观念制约近代教育转型
D.“中体西用”主张受到学界推崇
27.
正如学者所言,“康有为遵循着旧学—西学—纳入新内容的儒学这一条线索形成的思想体系”,“致力于使儒学适应现代的需要”。康有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改造传统儒学
B.减少变法阻力
C.传播民主思想
D.维护封建体制
28.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讲述一个五四新女性反抗父母包办婚姻的故事,指出人有权利来决定自己的婚姻生活。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
B.新式婚俗成为社会主流
C.新思想宣传方式日趋大众化
D.妇女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29.
孙中山在《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中指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材料表明,孙中山
A.使三民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B.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C.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醒认识
D.意欲放弃走英美式代议制的道路
30.
徐梁伯的《应该重新评价“孙中山让位”》提到了有关孙中山“让位”的两种声音:一种认为这是孙中山一生中的“最大污点”。一种认为这是孙中山的“伟大之处”。下列有关让位原因的分析不能论证孙中山“伟大之处”的是
A.争取袁世凯加速推翻清王朝
B.捍卫共和不恋权位
C.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之下
D.维护南北双方统一
31.
某学者研究发现:莱布尼茨于1672—1676年前后发明二进制。1701年传教士白晋将中国的易经图送给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阅后发现中国古老的易经图可以解释二进制数表(见下图)由此可见
A.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B.中国古代科学成果在西方广泛传播
C.《易经》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
D.文化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产生新启发
32.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33.
针对明末法治的乱象,黄宗羲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王夫之则认为“民气之不可使不静,非法而无以静之……法者非必治治者其人也”。据材料可知
A.黄宗羲重视治法忽视治吏
B.王夫之忽视治法重视治吏
C.黄宗羲主张先治吏后治法
D.王夫之重治法也重视治吏

4.选择题(共1题)

34.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