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08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0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末期
邮政局成立,是国王的私人机构,只为政府服务。
近代早期
邮政法案通过,邮政成为公共服务项目,伦敦邮政局开始统一收取、寄送到英国境内、爱尔兰、殖民地和海外国家的信件。
19世纪20年代
铁路出现,火车取代马车成为邮政新的运输工具,邮路网络随着铁路的修建和汽船的航行路线不断扩展。
19世纪40年代
取消议员特权,大幅度降低邮资,殖民地之间的通信要经过英国本土,各地开始加速为街道命名,为每栋房屋编上门牌号码,邮政可寄送书籍、议会会议记录和报纸等出版物。
19世纪60年代
邮政允许贸易商以便宜的价格邮寄模型和样品包裹,邮政垄断电报业。
20世纪初
所有殖民地实行相同的廉价邮政,邮政网络从英国本土扩展到整个帝国,邮政正式收购了电话公司,推出女款制服。
21世纪
皇家邮政全部股份完全由员工和私人投资者持有,员工持有皇家邮政12%的股份。
 
——据李迎远《从“他们”到“我们”:邮政如何改变英国》等
上表为英国邮政的改革历程。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市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萌芽。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的君主大力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工商经营及海外殖民探险,组织垄断贸易公司,积极展开国际贸易及商业殖民争夺战……重商主义思潮,促进了西欧社会的巨变。荷兰在17世纪富甲全球,成了典型的商业资本国家。英国革命后推行重商主义的最大特点是重农而不轻商,农工商并举,由此支撑起了一个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并逐步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

——摘编自赵喜儒《重商主义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加紧使用军事的、经济的手段侵略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王朝被迫为外国增开商埠,洋貨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不仅主权丧失,而且民穷财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自清政府、洋务派到維新派,积极导求抵制列强商品输出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士商平等”、“商战固本”和“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具有反抗传统和外来侵略性质的重商主义思想。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微弱状态相适应,晚清重商主义没有能形成完整的经济理论,也没有成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它虽然没有帮助资产阶级走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对封建思想禁铜的小农经济是一种打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摘编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重商主义思想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和晚清重商主义思想的差异并说明晚清重商主义的影响

3.单选题(共15题)

3.
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人不是总结教训反省自身的原因,而是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由此可见雅典
A.精英政治的特征
B.民主政治的暴民性
C.公民精神的消解
D.演说家的非理性心态
4.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由此可知
A.帝国的税源发生变化
B.逐步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
D.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5.
19世纪上半期,德国盛行科学崇拜,历史学追求“绝对客观”,主张“让史料自己说话”,档案特别是国家档案成为描述历史的唯一可靠依据。其直接结果是
A.否认了历史学的主观属性
B.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元
C.增进德国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
D.历史学成为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史学
6.
第一次议会改革前英国内阁集体辞职的典型先例发生在1782年,但它毕竟是一次例外。从1783年小皮特第一次组阁到1830年格雷上台之前,没有一届内阁是因在下院中就立法或征税等重大问题遭到挫折而集体辞职的。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前
A.工业资产阶级还未崛起
B.责任制内阁仍不太成熟
C.内阁专横现象比较突出
D.政府工作得到社会承认
7.
1931年,中共中央在干部任用上提出,“坚决提拔新的工人干部来参加指导机关工作”,派遣大批工人干部担任红军的指挥员与政治委员,同时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中共中央的上述做法
A.确保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B.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
C.表明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D.没有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
8.
下图是有关美苏关系的漫画:在原子弹爆炸的蘑始云下,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分别通过电视媒体在对话。该漫画反映了
A.美办核竞赛严重威胁了世界安全
B.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的冲突加剧
C.核危机客观上促使美苏关系缓和
D.和平竞赛已成为美苏关系的主导
9.
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A.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10.
下列关键词中,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的是
A. 重商主义/朝贡贸易/手工工场
B. 商品输出/殖民扩张/现代工厂
C. 资本输出/全球扩张/垄断组织
D. 自由放任/国家垄断/跨国企业
11.
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运动在起步之际,许多重要项目均由各地方督抚分别推动。这一状况
A.起因于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B.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均衡发展
C.根源于传统的官本位意识
D.加强了晚清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12.
下面为1958~1960年安徽省太和县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表。其变化的结果是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面积(公顷)
24.84万
19.14万
18.34万
每亩单产量(千克)
81.85
89.90
64.40
总产量(千克)
304.97万
258.10万
177.16万
 
A.对外贸易遭受严重损失
B.农业落后粮食单产逐年下降
C.“大跃进”强调大炼钢铁
D.忽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困难
1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善于不断地与人辩论,形成了一套严明的辩证科学,即问答式的方法来考查一切已有见解,并认为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将为个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材料中“苏格拉底式对话”的主旨是
A.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B.继承捍卫智者学派
C.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求善
D.重视人的道德力量
14.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同程度的讲过,他们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特别是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
C.肯定中国传统文化
D.无力实现民众的思想解放
15.
下图是马星驰在1918年所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
B.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
C.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
D.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
16.
孙中山曾说:“维我中国开国以来,以中国人治中国,虽间有异族篡据,我祖我宗常能驱除光复,以贻后人。今汉人倡率义师,殄除胡虏,此为上继先人遗烈。”这说明孙中山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B.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出发点
C.宣扬民生主义的革命思想
D.把反帝与反封建有机结合
17.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