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六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60837

试卷类型:四模及以后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法国在第三共和国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十多个党派,宪法虽然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但由于政府经常是多党派的联合,党派之间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主张并不一致,意见的分歧导致党派之间的不断分裂和重新组合,政府不能获得稳定多数的支持,经常面临改组的威胁。
材料二  1958年9月28日,新宪法经全国公民投票以79.2%的绝对多数通过,开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1958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七年。选举团由议会议员、省议会议员、海外领地议会议员及市议会选出的代表组成。
材料三 为了摆脱议会对总统的过多约束,1962年戴高乐提出修改宪法第六条,认为总统应由全民选举产生,才能使总统真正担负起最高的义务和责任,并保持共和国的巩固,增强共和国的效率。戴高乐的建议,遭到议会多数议员的反对,未能获得通过,戴高乐则根据宪法赋予他的权力,毅然解散议会,并于10月28日举行全民公决,结果他的建议以62%的赞成票获得通过。

——摘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进行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总统产生办法的变化历程,并分析其最终的影响。
2.

   材料一 私人企业和私人的主动性应该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然而,鉴于这个大民族和大国的整个需要,并且考虑到私人资本不能做很多事情,因此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

——摘自凯末尔《土耳其国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凯末尔认为,尽管考虑到私人企业和活动仍然是我们的基本主张,但我们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国家积极关心涉及民族普遍性问题和重大利益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问题。

——摘编自《现代土耳其》

材料二 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钢矿生产。

——摘编自《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土耳其由)1927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仅占0.14%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1939年的0.23%,成为在当时除了苏联和日本以外,工业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最快的国家。

——摘自《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对私人企业的认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的“国家主义”。

2.单选题(共9题)

3.
随着罗马国家的扩大和奴隶制的发展,元老院不断地通过决议,裁判官也不断地发布告示、作出判决,这些判决和决议就累积成为罗马法。上述材料表明罗马法
A.内容上侧重国家政治事务的处理
B.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统治者的意志
C.是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由贵族垄断立法权并可随意曲解
4.
1798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主张通过饥饿、限制结婚及战争等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1957年,鉴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状况,马寅初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下列有关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有着明显区别
B.针对建国初期人口的快速增长而提出
C.体现计划经济特点,适应建设客观需要
D.第一时间被采纳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5.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
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6.
下表为1972~1988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1972
32
60
1975
156
304
1980
1059
3755
1985
3865
3856
 
A.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
B.与苏争霸处守势导致80年代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C.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
D.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7.
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到,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被许多小城镇和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
B.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
C.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
8.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913年
1921年
增长量
发展速度%
年增长率%
棉纺业
1423
9842
8419
691.64
73.95
面粉业
885
3257
2372
368.02
33.50
缫丝业
1603
2253
650
140.55
5.07
卷烟业
138
1680
1542
1217.39
139.67
水泥业
285
880
595
308.77
26.10
火柴业
294
746
452
253.74
19.22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
B.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
C.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
9.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 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
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B.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C.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
10.
亚里士多德警惕“纯粹民主”,他如此评价道:“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
B.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
C.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
D.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
11.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