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儒家学说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
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儒家学说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
2.单选题- (共33题)
2.
“该书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该书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该书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A.严复 |
B.魏源 |
C.康有为 |
D.梁启超 |
3.
下表是1917年—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
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主题 | 介绍马克思主义 | 介绍西方习俗 | 国事要闻 |
文章数量(篇) | 36 | 5 | 30 |
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A.《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 |
B.《新青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 |
C.《新青年》的撰稿人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4.
“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上述材料是百度词条对***一部著作的介绍,这部著作发表于1940年1月。它的名称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新民主主义论》 |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5.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在此,梁启超主张
A.“师夷长技” | B.“中体西用” |
C.因循守旧 | D.变法革新 |
6.
孙中山的德治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懂得“仓廪实则知荣辱、衣食足则知礼节”,这与封建卫道士们让人民饿着肚皮空谈仁义道德根本不同。下列主张符合孙中山德治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创立民国 |
7.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永恒”的新思想。这种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 |
B.老子、庄子 |
C.墨子、庄子 |
D.荀子、韩非子 |
8.
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智者的教育活动
A.适应了政治体制需要 |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C.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 |
D.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
10.
布克哈特评论但丁时说:"他对于这些问题的发言一一往往只是很少几句话一一也没有一句不是他那个时代的最有分量的语言.”“那个时代最有分量的语言”应该是
A.理性主义 |
B.宗教主义 |
C.禁欲主义 |
D.人文主义 |
12.
马丁·路德指出:“俗世的权力既然是上帝派来惩罚恶人,保护善人的,所以它应在整个基督徒中自由地行使它的职务,无论对教皇、主教、神甫、修士、修女或对任何人,都不徇情面。”在此他强调的是
A.批判专制王权 | B.建立民族教会 | C.简化宗教仪式 | D.王权高于教权 |
13.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D.认识你自己 |
14.
某书记载:“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个年轻人逃到乡村避难。他们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抨击教会腐朽,反对封建等级,宣传人类平等。如果你想了解这些故事,应该看
A.《十日谈》 | B.《哈姆雷特》 | C.《威尼斯商人》 | D.《歌集》 |
15.
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
A.社会契约论 | B.人民主权说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16.
“有了指南针,于是航船远行不会迷路,才能广开殖民地于各洲;有了火药,于是枪炮可以制造,才能整治军备,攻守称便;有了印刷术,于是知识传播有了利器,人类文化才会发达。所以欧洲中古时代末期的进步,未始不是受了中国这三大发明的影响。”材料中的“三大发明”对欧洲最重要的影响是
A.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
B.推动了殖民扩张 |
C.促进了文艺复兴 |
D.促进了社会转型 |
18.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
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 儒家(六艺) | 道家 | 阴阳家 | 法家 | 名家 | 墨家 | 纵横家 | 杂家 |
支派 | 103 | 37 | 21 | 10 | 7 | 6 | 12 | 20 |
篇数 | 3123 | 993 | 369 | 217 | 36 | 86 | 107 | 403 |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
21.
英国学者皮尔森认为:“(他)将物竞天择说应用到了物种的变异上,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说服了全球的科学家,因此他获得了成功。”“他”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B.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
C.创立了相对论 | D.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 |
23.
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于2019年4月10日公之于众。这再次印证了1916年诞生的“解释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这一科学理论是
A.生物进化论 | B.量子力学 | C.经典力学理论 | D.广义相对论 |
24.
“(20世纪初)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针对该现象,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
A.“师夷长技” |
B.变法图存 |
C.民主共和 |
D.民主科学 |
25.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实践民主共和 |
D.反对专制统治 |
27.
19世纪9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宣扬维新变法思想。下列书刊与之相关联的是
A.《孔子改制考》 |
B.《变法通议》 |
C.《文学革命论》 |
D.《新青年》 |
28.
流行词汇反映时代的主题。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渐成报纸文章常用的固定短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这反映出
A.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 B.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逐步流行 |
C.“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
29.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孙中山的“这个办法”()
A.改变了国民党的阶级属性 |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
C.确立了民主法治政治基础 |
D.强化了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 |
30.
***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B.坚持独立自主的群众路线 |
C.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31.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经历了长达26天的太空跋涉,终于登上了月球背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要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
32.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 | 高等学校 | 中学 | 小学 | |||
学校 | 学生 | 学校 | 学生 | 学校 | 学生 | |
1950 | 227 | 13.4万 | 3690 | 109万 | 40万 | 2439万 |
1965 | 434 | 67.4万 | 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 | 1441.8万 | 168.19万 | 11600万 |
A.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
B.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
C.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
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
33.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说:“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后不久,***提出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B.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原则 |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