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岳阳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606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2/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理性”的理解。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近代科学发展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2.单选题(共12题)

2.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士人官僚的“规谏”
C.皇权接受儒家之道的制约
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3.
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B.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
C.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
D.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4.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
B.开启了不可知论的探讨
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
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5.
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死后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其棺木外形的设计如图,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合理的理解是
A.卢梭主张开明君主制
B.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C.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社会的指导思想
D.卢梭背叛了基督教
6.
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箝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因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因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本国社会。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8.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材料中“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是
A.量子论的提出B.蒸汽机的改良C.经典力学问世D.相对论的创建
9.
有学者认为,就像蒸汽火车和轮船使人们更容易在国内和世界各地走动一样,互联网也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交流。这一观点意在强调现代信息技术
A.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
B.发挥了蒸汽火车和轮船的作用
C.决定了人类出行及交流的方式
D.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和发展
10.
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11.
严复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中说:“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取骥之四蹄,以附牛之项领,从而责千里焉,固不可得,而田垄之功又废也。”在此,严复
A.认为民主政治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B.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
C.批驳了“中体西用”论
D.鼓吹民主革命
12.
下图是 19 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13.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3.选择题(共1题)

14.下列词语的书写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