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世界文明的发展是各种文明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过“中学西传”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再到如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三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三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
2.单选题- (共7题)
2.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一步步地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版图。法德之间的和解
A.是出于与英国抗衡的需要 | B.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C.说明双方矛盾完全消失 | D.首先从煤钢领域的合作开始 |
3.
18世纪,欧洲流行一句格言:只有他们中国人拥有双眼,欧洲人是独眼,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居民均是瞎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A.中国卫生水平较高 | B.世界各地彼此隔绝 |
C.中国闭关锁国,中国人盲目自大 | D.中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
4.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中有许多战斗性的口号,比如“爱情与荣誉是人生的理想”(彼特拉克),“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一切”(拉伯雷),“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莎士比亚)等。对这些口号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B.其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
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 |
5.
汉人有吃狗肉的习惯,但是《齐民要术》却没有提屠狗及烹任狗肉的技术,其原因可能是
A.北朝战乱频繁,北方犬类动物濒临灭绝,成为保护动物 |
B.北方游牧民族敬狗,受其影响,黄河流域居民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
C.东南之人食水产,所以《齐民要术》没有提屠狗及烹任狗肉的技术 |
D.《齐民要术》主要记载农牧业生产技术,不记载食品加工技术 |
6.
唐朝出现大量以反映战火频繁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性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
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 | 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
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 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 |
8.
索马里位于“非洲之角”,扼守红海入口处,近年由于沿海海盗活动猖獗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欧亚非战略要地,索马里在历史上曾经被英国、法国、意大利瓜分而成为殖民地,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国家贩卖黑奴的需要 |
B.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对外扩张 |
D.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到处侵略扩张 |
3.选择题- (共6题)
13.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2月5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对监管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以及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拖欠工资问题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的,要对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领导实行责任追究。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
①有利于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①有利于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4. 11月初,强冷空气将杭州猛地“吹”进寒冬,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却孤零零坐在街头,身下是一辆轱辘板车,面前是一个装钱的破脸盆,一头白发在凛冽的寒风中乱舞。然而,老人不过是个“道具”:每天儿子在旁边街角盯稍,她在路上乞讨。
杭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对这位老大娘一点都不陌生,“她没名字,夫家姓王,娘家姓邓,按照旧社会的叫法,就叫王邓氏,1923年出生的。她儿子叫王四美,还有个4岁的孙子。”
“仅仅今年,他们就已3次被送进来,然后被护送返乡。”杭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无奈地摇头。据王四美所在的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尚庄村的苏书记介绍,王四美在外头乞讨也有五六年了。自家房子起火后,政府出钱帮他造了两间水泥房,但他回来看看就走了。对于政府给王四美母亲办的低保,王四美认为“一个月才几百块, 顶什么用!”他自己曾承认“乞讨能月收入三四千元”。
职业乞讨在杭州已是屡见不鲜。比如10月出现的“乞讨二人组”,小孩拉板车,男人唱歌,见人下跪,不依不饶。幕后操纵者从外地廉价雇佣未成年人、残疾人,在市区人流、车流密集的重要道路和主要场所强讨强要。
“目前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大多将乞讨作为职业,作为敛财手段,而且收入不菲,‘城里磕头,回家盖楼’的现象确实存在。”杭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陈国民说。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