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5990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1/3/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当时,西欧的地图绘制技术已很先进。多桅多帆、装载量大、吃水较深的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出现。由于海船装上了火炮,军事威力大大增加,使欧洲人在航海和军事上开始领先于世界。欧洲人在这个时期,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向世界其他部分大规模地扩张和殖民。

——摘自陈其《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工业文明的来临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19世纪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在深度和广度上高歌猛进的时期。19世纪的历史是在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展开的,经济革命和政治变革的互动爆发出巨大的历史推动力,……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材料三 中华文明在农业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高峰,没有向工业文明转型,落后于世界潮流,同时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反应迟钝。当实现了工业革命的西方文明侵略来临时,中华文明无力抵御,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到20世纪初,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要围绕三条线索。一个是农业文明内部矛盾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上;一个是对外民族矛盾,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分割。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但是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一个是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变动,到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变革,再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制度层面的变革。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19世纪……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在深度和
广度上高歌猛进的时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一个是农业文明内部矛盾的斗争”的历史依据和结果。
2.
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席林(1874---1956)认为,为了给人类的生存提供和保障物资资料,人类必须从事经济活动,但是经济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毋宁说“最终目的是为了上帝”这是当时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B.是宗教顺应时代的体现
C.成了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D.挑战了西方国家社会形态

2.选择题(共16题)

3.

选出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4.

选出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

5.

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6.

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7.

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8.

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9.2010年11月的亚运会上,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在机体调节机制的作用下,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进行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10.2010年11月的亚运会上,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在机体调节机制的作用下,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进行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11.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就是细胞的内环境。

12.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都增多。

13.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都增多。

14.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都增多。

15.一名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的肌细胞中检测到了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

16.对于钾盐和钠盐来讲,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钾盐。

17.对于钾盐和钠盐来讲,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钾盐。

18.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3.单选题(共6题)

19.
1971年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曾经是世界第一位……这只是25年以前的事。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10年或许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段话反映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
A.强调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正常化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20.
“再涝地熟,旱亦保泽”。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严重影响了播种和农作物生长。为解决这一难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
A.水稻育秧移栽技术
B.耕耙耱技术
C.代田法
D.筒车
21.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在这里强调的是
A.要重视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
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
22.
仔细分析下列三幅图,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是
A.由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
B.由中原地区向整个沿海地区发展
C.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D.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全国各个地区发展
23.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批准成立的某机构“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这说明该机构
A.主要负责外交和通商事务
B.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C.是清政府的最高军政机构
D.是清政府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24.
罗马的斯多亚哲学家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斯多亚学派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B.斯多亚学派为罗马法的形成创造了一些条件
C.斯多亚学派反对奴隶制度
D.与儒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色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16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