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598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3/28

1.判断题(共2题)

1.
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光荣革命”的完成。

2.单选题(共37题)

3.
伯里克利宣称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主要是因为雅典拥有
①发达的商品经济;②健全的民主制度;③辉煌的古典文化
A.②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4.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只有少数男性公民享有参政权
B.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
C.广大奴隶受到压迫
D.在雅典居留的外邦人也有公民权
5.
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根本相似点是
A.用法律制度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
C.以对外扩张土地和掠夺人口为目的
D.给予较多的人以平等的政治权利
6.
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
A.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B.除广大奴隶以外的所有自由民
C.仅仅指原来罗马境内的所有公民
D.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7.
罗马法所蕴藏的法律理念主要是( )
A.三权分立B.集体管理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8.
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9.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0.
下列事件属于近代中国民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事件是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战
③刘永福黑旗军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
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劫难.这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南京  ②厦门  ③天津   ④杭州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13.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一二八事变 ④华北事变 ⑤八一三事变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④⑤①C.①③④②⑤D.③①④②⑤
14.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中国共产党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建立人民的政权
C.掌握革命领导权D.从城市转往农村
15.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哪一事件发生不久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反抗殖民经济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标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
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
17.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B.《双十协定》的签订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18.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主要是指(  )
A.它使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它为俄国成为工业强国制造了前提
C.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D.它打破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9.
明确提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任务的是(    )
A.《和平法令》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20.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是
A.英、法、美B.英、法、德C.德、法、美D.英、德、美
21.
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是因为
A.它是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B.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更紧密地结合
C.马克思是第一个国际的灵魂
D.它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标
22.
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显示出的特点有()
①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②走的是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③始终有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   ④创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红军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3.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24.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
发生于1949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①全国解放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③开国大典④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6.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哪项政策和哪项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27.
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说:“……我们一致决心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段宣言的发表主要是针对
A.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当作称霸世界的工具
B.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日益加剧,造成世界紧张局势
C.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D.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造成一些国家的政局混乱
28.
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东盟
D.上海合作组织
29.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A.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改变
B.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C.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D.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30.
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变化的原因是(  )
A.扶植日本对抗西欧
B.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C.与苏联对日本的控制权
D.缓和与日本矛盾,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31.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作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来自盟国的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B.西欧和日本的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D.美国的经济滞胀
32.
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是
A.戴高乐
B.阿登纳
C.布莱尔
D.施罗德
33.
1961 年修筑的举世闻名的“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
C.西德对峙的产物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34.
苏联的解体标标志着
A.雅尔塔体系的终结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C.世界单极格局的形成D.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合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了
35.
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A.分裂德国
B.建立北约组织
C.在越南将“特种战争”提升为“局部战争”
D.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
36.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从殖民统治下取得独立B.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C.形成地域性的政治团体D.形成地域性的经济组织
37.
欧洲共同体建立于
A.1951年B.1958年C.1965年D.1967年
38.
1999年美国和北约组织所制造的科索沃事件,说明了
① 美国完全控制了联合国② 美国利用保护人权干涉其他国家主权③ 北约组织是防御性的组织④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保卫国家主权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9.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
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②他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
③他创立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短命的朝代
④他采取法家思想,统治残暴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太宗
D.明成祖

3.选择题(共13题)

40.某物体在做加速运动,如果加速度在逐渐减小,则物体(  )
41.

长江上、中、下游经济产业带的核心分别是(  )

42.

长江上、中、下游经济产业带的核心分别是(  )

43.

一种大米的质量标识为“(50±0.5)千克”,则下列各袋大米中质量不合格的是(  )

44.

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blank#}1{#/blank#}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blank#}2{#/blank#}秒打一次点;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电火花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blank#}3{#/blank#}(选填“速度减小”或“速度增大”).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blank#}4{#/blank#}s.

45.如图所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46.

如图所示,皮球以速度v1=8m/s向右运动,与墙相撞后以速度v2=4m/s反弹回来,设皮球与墙相撞时间为0.1s,则皮球撞墙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是{#blank#}1{#/blank#},方向{#blank#}2{#/blank#}.

47.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
48.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
49.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
50.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
51.25人去春游,一辆出租车坐4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52.25人去春游,一辆出租车坐4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单选题:(37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