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落于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本来还给英军士兵一种债券,作为以后领取土地之用。但许多士兵因缺乏现款,将债券折价出售,债券也落入军官之手。虽然如此,士兵们由于得到债券,逐渐变质,失去了原来的革命精神。”
——《中国世界史·近代史编》齐世荣、吴于廑主编
材料二在1653年4月,克伦威尔将不驯服的“残余议会”解散;另外在7月4日召开了一个“小议会”……由一部分温和派议员在1653年12月12日提议“自动退职”,“小议会”就这样在召开以后几个月解散了。随后,由高级军官组成的会议拟定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成立护国公制度。12月16日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护国公的主要职能无非是防止并镇压中、下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起着防范刚刚被推翻的封建王党分子的阴谋叛乱的作用。
——《英国史》
材料三 “勇敢的克伦威尔走进了议会,像个精灵,他发怒的面孔,吓得议员们口呆目瞪;“走吧!他说“你们坐得太久了!难道你们,还想坐在这里,直到世界末日来临!”
——《克伦威尔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在征讨胜利后军队的性质发生怎样变化?这种变化对这场革命有何影响?
(2)克伦威尔独裁统治代表哪些人的利益?在他统治期间,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这些人的利益?
(3)《克伦威尔传》的作者对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持何态度?对于此事件后出现的政局你如何看待?请概括说明之。
材料一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落于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本来还给英军士兵一种债券,作为以后领取土地之用。但许多士兵因缺乏现款,将债券折价出售,债券也落入军官之手。虽然如此,士兵们由于得到债券,逐渐变质,失去了原来的革命精神。”
——《中国世界史·近代史编》齐世荣、吴于廑主编
材料二在1653年4月,克伦威尔将不驯服的“残余议会”解散;另外在7月4日召开了一个“小议会”……由一部分温和派议员在1653年12月12日提议“自动退职”,“小议会”就这样在召开以后几个月解散了。随后,由高级军官组成的会议拟定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成立护国公制度。12月16日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护国公的主要职能无非是防止并镇压中、下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起着防范刚刚被推翻的封建王党分子的阴谋叛乱的作用。
——《英国史》
材料三 “勇敢的克伦威尔走进了议会,像个精灵,他发怒的面孔,吓得议员们口呆目瞪;“走吧!他说“你们坐得太久了!难道你们,还想坐在这里,直到世界末日来临!”
——《克伦威尔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在征讨胜利后军队的性质发生怎样变化?这种变化对这场革命有何影响?
(2)克伦威尔独裁统治代表哪些人的利益?在他统治期间,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这些人的利益?
(3)《克伦威尔传》的作者对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持何态度?对于此事件后出现的政局你如何看待?请概括说明之。
2.
阅读格姆科夫等著《马克思传》目录(部分),回答问题。
第一章1818—1843
……/博得一个不平凡的姑娘的青睐/为“现代世界哲学”而奋斗……
第二章1843—1848
在革命的心脏—巴黎/良朋与战友/走在建党的征途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书
第三章 1848—1849
革命爆发/《新莱茵报》的总编辑/……
第五章1864—1871
第六章1871—1883
站在“冲天的巴黎人”一边/……
(1)将下列目录归入相应的章节中。(在答卷纸上填入相关序号)
①国际工人协会的敌人被征服了②在波恩上大学③红色的终刊号④《资本论》
(2)作者把第二章的起止时间定在1843年和1848年,根据目录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起止时间确定的史实依据。
第一章1818—1843
……/博得一个不平凡的姑娘的青睐/为“现代世界哲学”而奋斗……
第二章1843—1848
在革命的心脏—巴黎/良朋与战友/走在建党的征途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书
第三章 1848—1849
革命爆发/《新莱茵报》的总编辑/……
第五章1864—1871
第六章1871—1883
站在“冲天的巴黎人”一边/……
(1)将下列目录归入相应的章节中。(在答卷纸上填入相关序号)
①国际工人协会的敌人被征服了②在波恩上大学③红色的终刊号④《资本论》
(2)作者把第二章的起止时间定在1843年和1848年,根据目录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起止时间确定的史实依据。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
(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
(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2.单选题- (共12题)
4.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 B.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
C.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
5.
古代中国纺织业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下列对其发展节点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原始遗址中出土的骨梭、陶纺轮等说明丝织业已经萌芽 |
B.汉代丝织品远销大西洋为中国赢得“丝国”称呼 |
C.唐代私营纺织业规模扩大,官营纺织业衰落 |
D.明代部分地区纺织业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
6.
某史书记载:“乔治·华盛顿长期相信‘虽然中国人的形象和外表很有趣,但也是白种人’。华盛顿这一错误观念直到1785年才由一名记者予以纠正。”下列对华盛顿“错误观念”的成因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致 |
B.当时美国对欧洲以外的世界了解不多 |
C.乔治华盛顿未曾到过中国 |
D.当时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是白种人 |
7.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古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来说,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
B.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
C.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
D.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
8.
下列符合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有
①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放弃追求现实的幸福
②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不存在理念世界
③物质受到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
④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①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放弃追求现实的幸福
②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不存在理念世界
③物质受到精神世界形式的支配
④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9.
都提倡“中庸”思想的东西方两位先哲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热衷于教育事业
②都曾致力于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
③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他们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
①都热衷于教育事业
②都曾致力于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
③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他们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0.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
A.是否信仰上帝 | B.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
C.倡导不同的政体 | D.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 |
11.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 |
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 |
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 |
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
12.
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是.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街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
D.报刊报道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
13.
有学者认为,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其中“根本好转”主要表现为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 ② 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③北非战事结束 ④ 法国光复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 ② 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③北非战事结束 ④ 法国光复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14.
凯旋门是欧洲纪念战争胜利的一种建筑。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后为欧洲其他国家所效仿,右图是法国巴黎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下列对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在那次战役中发挥到了极致,一举摧毁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
B.那时,拿破仑已经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了 |
C.在那场胜利的战争中,拿破仑亲自指挥,打败了俄、奥的军队 |
D.此次战役又称“三皇会战”,拿破仑以炫耀自己的军功而建 |
15.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C.***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